接下来的两天,振兴砖厂热火朝天的开工,工人们都在为了新到的原料,和即将全面铺开的政府项目忙碌着。
但平静的水面之下,几股细流,正在悄然汇合,目标是摸清新入砖厂的这批工人。
肖国志作为主管生产的管理者,责无旁贷的承担着大部分工作。
他先是组织了一场,新老工人的交流培训会。
名义上,是让老师傅们带带新人,交流一下各方面的手艺和经验。
实际上,则是由肖国志主持,在轻松的交流氛围中,穿插着提问。
“张师傅以前在大通砖厂,管的是窑火方面,这火候的掌握可是关键,大通对烧窑的时长,应该要求十分严格吧?”
肖国志的语气轻松,目光却时刻关注着对方的神情变化。
张师傅毫无察觉,顿时笑了。
“严格是严格,但是规矩都是领导定的,我们照做就是,现在再振兴,肖主管放心,我们该咋办就咋办,一定保证质量。”
回答的中规中矩,毫无破绽。
类似的谈话,在肖国志与新工人之间展开。
其中,新工人也积极的谈起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倒也真诚。
直到,肖国志和一个姓周的师傅,聊起质检的事情时,对方隐隐有些目光闪躲。
对方名叫周福,长了一张国字脸,十分好认。
平时话不多,讲话都很规矩,像是不爱出风头的那种人。
但是肖国志却从别人口中听说,从前的周福,却十分健谈,和谁都能聊上几句,从前在大通,人缘也是出了名的好。
“肖主管,质检都有质检的专业流程,其实主要还是看用料,和烧制环节怎么样。”
“只要其他环节不出问题,质检也出不了什么岔子。”
肖国志点点头,这话听着倒是没什么错处,只是相比于其他人的直率,周福的回答,显得十分官方,也带着几分置身事外的味道。
与此同时,江三顺也在暗中行动。
他利用自己在工人间的关系,不动声色的暗示了一些脑子灵活的老工人,让他们盯着点新工人平时的行为举止。
振兴砖厂的成立,大部分的股份,都是老工人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
大家对于振兴的感情和重视,远远超乎想象。
所以江三顺只是提了几句,便有许多人记在了心里,下意识会注意到新工人的举动。
比如,干活卖不卖力,有没有藏私偷懒之类的。
赵科也没闲着,虽然江三顺已经叮嘱他,要公私分明,但是他深知,这批工人,是他们父子推荐到厂里的。
要是将来真的出了什么事,必定难辞其咎。
所以就想办法,联络了一些从前大通的工人,打听到这批新工人的更多情况。
比如家里的经济状况,平时的为人处事之类的。
得到的信息,也让赵科悬着的心,放下了一些。
大多数工人的家里,的确困难,但是都是些老实巴结的工人,妻儿在家务农或者做些零工,生活清贫却安稳。
至于特殊债务之类的,倒是没有。
只有周福的妻子患病,但听说不是什么重病,一直在抓药吃,家里经济状况有些吃紧。
两天后,三人
第309章 可疑人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