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零六章 决断[2/2页]

火红大明 呆某讲故事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时候锦州前线在做什么?袁崇焕正在用登莱全力支持给他的粮草装备来安抚蒙古人。登莱军守卫的盖州失陷时朝廷又说了什么,辽东又做了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阁老在时,主张登莱牵制,辽东固防,双方协助,要的是稳扎稳打。结果袁崇焕喊出5年平辽的口号,他能做到吗?
     (他做不到范将军带入。
     职能部门一届一届一届换了多少个辽东督师了?改过吗啦?换汤不换药啊!人家孙承宗也有理由说的,我带的什么兵,我带的关宁铁骑!你这批人是什么人啊,你叫我带?
     辽东现在什么水平?就这么几个兵,你没打过几次胜仗的都在当总兵,他能当吗?当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吗?再下去要丢锦州了,沈阳丢完丢锦州,再丢宁远,接下来没地儿丢了!
     (战术停顿)
     另一方面来说,袁崇焕是备战后金入侵最早的将领……
     哦呦,谢天谢地了!(战术摊手)你这样的防御体系本身就没有打好基础,你能跟我保证在崇祯二年或者三年这样关键的战役能赢啊?务实一点,我劝你们,先把城墙修修,火器训练搞搞好。
     (突然激动)
     孙承宗带得蛮好的,你把他调走干什么?在蓟镇让人打的丢盔弃甲,你倒告诉我怎么解释?脸都不要了!)
     因为支援关宁锦防线安抚蒙古部落,结果登莱军空虚,后方没有了登莱军的压力,女真人怎么不可能与蒙古人联合?咱们现在就算长了翅膀,飞到北京城下,一个能打100个,能对女真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虽然登来军这些年轻人说话确实轻浮了一些,但是人家说的确实没错,现在就是要看谁能顶得住压力。我们在辽东这里搅的越大,女真人撤兵的时间就会越早。现在就是对子,看谁先顶不住了。”孙百户一番话下来让赵率教沉默不语。
     道理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现在有什么选择得到什么结果,赵率教心里很透彻,至于他怎么选择,吴启荣不在乎了已经,他虽然不知道赵率教在历史上的遵化中战死,可是他和参谋的都知道的是,赵率教和辽东镇大同镇还有蓟镇在北京城下肯定没好果汁吃。
     参谋喊他出来也不是别的,骑兵已经和蒙古人遭遇了,而且公司来信了,孙国祯,董遇时,徐光启,孙元化联名要求出兵勤王,但是他们同样要求不能将物资以任何形式支援袁崇焕,他们已经书写好公文,表示登莱物资全部用于登来青三府的勤王兵马使用。信件也在询问特别军事行动还要持续多久。
     而从登莱那里来看,几个准备给袁崇焕心腹演戏的军工厂和冶炼厂,已经被徐光启要求回到登莱巡抚的行政大楼。
     这就要提一下曾经何和礼得到的消息,在他考察的那几处兵工厂就是备给袁崇焕的样板,或者说所有兴华公司体系之外的人来参观,全部就是这几个样板工厂。而且也安排了他们的“偶遇”,一方面是为了告诉女真人登来军现在没有那么多的物资用来出手。另一方面是让何和礼知道登莱现在确实袁崇焕在插手,很多物资都没办法提供,不过袁崇焕的手下这半年时间事实上没有做成什么事情,基本上都是被架空留在办公室里看一些虚假的报告。毕竟这种事情在登来历任接替那些或者退休或者调走的官员时,都做的轻车熟路了,架空他们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
     “行动还是晚了一些,蒙古人目前应该是聚集起了一部分兵马。”参谋长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
     “大概的数量有一个预计没有?”吴启荣询问道。
     “确切的数量肯定是没有,不过参谋部那里确实统计了一个数量,最多也就是到人,最少也有7000人左右。”参谋长尴尬的说道。
     “兵力上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加上曹文诏的2000估计也就是6000人最多了。”吴启荣也是无奈的挠了挠自己的头。
     “现在骑兵团已经进入土默特部,他们是去年的时候才确定彻底投靠皇太极,短期内他们不会快速联合起来,所以还是有机会的。”参谋长开口说道。
     “这么算下来可能到达内喀尔喀部时候应该面临主力决战的情况。”吴启荣开口说道。
     “嗯,时间上这么推的话应该是,不过相比于土默特部和科尔沁部来说,内喀尔喀部受到女真人的控制比较弱。很有可能出现投靠的事情,而且参谋部的意见是时间上充裕,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劝解一部分内喀尔喀部和部分投降或俘虏的其他蒙古部落牧民到达辽阳。”参谋长说道。
    喜欢。
  

第四百零六章 决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