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您当年一定受了许多委屈,她那般处心积虑,想来就是为了一击必中,必定是图谋已久,你们没有预料,哪里能想到她是那般心思深沉之人。”陆语迟上前握着她的手,即便母亲现在很平静地讲出来,但是她知道,她当年一定很难过。
“母亲,您辛苦了。”陆津亭心里也替母亲委屈,不过他的感情更加内敛,他第一次听母亲提及京城外祖家的事,从前母亲在他面前,都闭口不谈,父亲也不让他问这些事。
见儿女都这般关心自己,齐氏也笑了笑:“我没事,今日天色已晚,明日你们舅祖父和族长他们会上门道贺,也要好生招待,快回去歇着吧,反正还有几日才去京城,这一路我也会把京城的情况给你们说说的。”
齐氏虽然没在京城,可是她一直关注着京城的消息。
翌日,族长和族老们、舅祖父、舅祖母都来了,方家也跟着一道来,来者是客,加上方家本也是亲戚,也没有将人赶出去。
方家其他人之前有多吹捧二房,如今就有多吹捧齐氏和陆津亭。
听说齐思远竟然还是齐氏的侄子,她们更是诧异,难怪当初大房不担心,原来是因为还有这个底牌啊,齐氏的侄子亲自来接他们回京,大伙都来恭维齐思远。
这样的场合,齐思远早就习惯了,他作为侯府世子,与生俱来的矜贵与傲气都形成了气场,让人不敢轻易接近。
齐氏身上虽然也有那股子矜贵,不过她和周围人相处时,并不会刻意将自己端得太高,因此让大伙都忘了她还是侯府出身。
现在见到齐思远,大伙一下子也想到了齐氏尊贵的身份,于是更加尊敬了,方家的人之前还埋怨过大房不帮忙,现在哪里还有那些心思,他们没被连累就是万幸了,至于被流放的人,那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又不是他们被流放。
齐氏自然也感受到了这些人的变化,自古以来人们都说:先敬罗衣后敬人。方家人还真是展现得淋漓尽致啊。
“我们请人看了期程,九月初三是个适合摆酒的好日子,不如就定在那日给亭哥儿庆贺?”
“伯祖父,这些您都看着安排,我们打算回京,所以这次摆宴,我们打算直接回村里摆,也方便族人们不用来回跑,津亭也会去祭祖,这个好消息,他祖父和父亲早就盼着了,如今总算是如愿,咱们陆氏一族也多了一块牌坊,这些就要劳烦伯祖父多多费心。”
“好,这些事都交给我们,对了,今年秋收结束,村里人也已经准备好了银钱,去年你们慷慨解囊,大伙凑够了,也要还给你们,不管这些钱在你们心里是多是少,我的想法都是你们还是要收下,有借有还,不能让族人养成伸手的习惯,你们给得已经够多了,我们也盼着族人中能有几人也像亭哥儿这般有出息。”
“都听伯祖父的。”齐氏听他这么说,也点了点头,那三百两齐氏本不打算让村里人还的,但是他说的有道理,要让族人养成自力更生的习惯,不能再出二房那样的祸害差点害人害己。
翌日,从合州出发的二房也要抵达崖州城外,陆津亭带着陆语迟和陆津梦三人在路口等着,只见一行人慢慢走过来。
陆津亭和押送的差役表明了来意,差役让陆家二房的几人单独走出来。
陆秦溪、方氏看到是他们,都尽量把脸扭到一旁,不想看他们。
 
第八十五章 是来笑话我们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