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5章 苏知意开课与新政[1/2页]

神医农女:我靠种田富甲天下 迷失神经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知意学堂落成的第三日迎来了正式开学的日子。这一天比村里任何盛会都隆重。
     所有的学生家长都起了大早,为即将入学的娃儿换上了体面的衣裳。
     “狗蛋!我跟你说!进了学堂就要听先生的话!先生让你往东,你不能往西!要让我知道你在学堂里淘气,回来我打断你的腿!”一个平日最疼爱儿子的壮汉,此刻板着脸对七岁的儿子说道。
     “妮儿!”一个妇人抚平女儿衣角的褶皱用期盼的语气说道,“咱们家祖辈都是睁眼瞎,能不能出一个识字的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你可要给娘争口气啊!”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被这庄重而希望的气氛感染,一个个挺直了胸膛,脸上是紧张又兴奋的表情。
     当开学的钟声敲响,孩子们被按年龄领进蒙学堂和进学堂时,许多送行的家长都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进学堂,丙字班。
     这里坐着二十多个八岁到十二岁的孩子。
     他们面前是崭新的课桌和笔墨纸砚,眼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
     一些好奇的家长和工匠比如栓子和木风则扒在窗外,伸长脖子想看看神女的第一堂课会讲些什么。
     “咚咚。”
     苏知意手持戒尺走上讲台。
     她今日换上了一身月白色长裙往那里一站,身上东家的威严便悄然敛去,俨然有一种属于先生的温和与威严。
     “从今天起,你们便是我苏知意的学生。”她看着台下清澈的眼睛开口,“在我这里没有东家只有先生。你们可以称我为苏先生。”
     “苏先生好!”孩子们齐声喊道。
     “好。”苏知意点了点头,“今天第一堂课,我们不学《三字经》,也不学《千字文》。我们先来算一笔账。”
     她转过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题目。
     “我问你们咱们村的王三师傅烧一窑青砖,需要三个人、宝土五十斤和柴火二百斤。这一窑砖最后卖了三十两纹银。那么,我们是赚了还是赔了?”
     这个问题一出,台下的孩子们面面相觑。
     窗外旁听的村民们也抓耳挠腮算不明白。
     “赚了吧?”一个孩子不确定地举手。
     “那赚了多少?赔了,又赔了多少?”苏知意追问。
     全场寂静。
     苏知意笑了。
     “我知道大家算不出来。因为你们脑子里只有一、二、三、四这些数,却没有加、减、乘、除这些算法!”
     “今天!”她的声音变高昂,“我便要教你们一种全新的算术之法!有了它,别说一窑砖,就是咱们整个知意村一年到头的收支,你们也能算得清清楚楚!”
     随即,她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串符号——
     0, 1, 2, 3, 4, 5, 6, 7, 8, 9
     “这是……”
     “此为阿拉伯神数!”苏知意给这套数学体系冠上一个名号,“它只有十个字,却能代表天地间所有的数!”
     紧接着,她用浅显的语言和实际的例子,开始讲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法则。
     “宝土一斤十文,五十斤便是五百文。柴火一斤一文,

第75章 苏知意开课与新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