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5章 开门见山![2/2页]

从乡镇公务员到权力巅峰 南方椰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她飞快地在脑海中检索。
     直接复述过去的案例风险太大,细节稍有偏差就可能露怯。
     她决定构建一个基于现实逻辑的虚拟场景,既能体现思路,又留有回旋余地。
     “协调的关键,我认为在于精准定位和信息对称。”白薇开口,语速比刚才稍快,但依然保持着条理,“秘书的角色是‘润滑剂,更是‘信息枢纽和‘桥梁,而非决策者。”
     “核心原则是:准确理解各方诉求,理清矛盾焦点,在权限范围内沟通化解,超出权限则迅速、准确、不带主观偏向地向上反馈,为领导决策提供完整信息链。”
     她略作停顿,开始构建场景:“比如,假设县里要推进一个重点工业园区的配套道路建设。”
     “规划方案由环保局、规划局牵头制定,但道路需要穿越水利局管理的水源涵养林缓冲区边缘。”
     “规划局认为方案已最大限度避让,对水源影响可控,必须尽快实施保障园区投产。水利局则坚持生态红线不可触碰,要求方案重新论证甚至大幅修改。”
     “双方各执一词,协调会陷入僵局,影响整体进度。”
     她清晰地描绘出一个典型的跨部门冲突场景。“这时,作为协调者,我的第一步是‘听:分别约谈两局负责人和相关科室,不预设立场,只引导他们充分阐述各自的技术依据、政策底线和核心关切。”
     “梳理出真正的分歧点——是技术评估标准不同?政策理解有差异?还是部门利益使然?”
     “第二步是‘理:收集两局提供的所有技术文件、政策依据,必要时请教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独立的信息核实和比对,找出矛盾的关键节点,判断是技术分歧还是原则问题。”
     “比如,是否确实存在对水源的不可逆影响?规划局的避让措施是否真的达标?”
     “第三步是‘商:在掌握充分信息后,组织小范围闭门沟通会。我会先客观陈述双方立场和我的初步分析,引导双方基于事实和数据而非情绪进行对话。”
     “核心是寻找共同目标——保障园区顺利投产与保护水源生态并非绝对对立,关键在于找到那个平衡点。”
     “我会提出建设性方案:是否可以由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补充评估?在现有方案基础上,水利局能否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优化加固措施?”
     “或者,是否有替代线路的微小调整空间?”
     “第四步是‘报:如果经过深入沟通和引导,核心分歧依然无法调和,我会立即整理清晰的冲突要点、双方立场、已尝试的协调路径、存在的关键障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向建议,附上相关支撑材料,形成简明扼要的书面报告,第一时间呈报书记您。”
     “由您根据全局进行更高层面的协调或最终决策。”
     “在整个过程中,”白薇最后总结道,“我会牢记自己的定位:不是裁判员,而是信息传递员和沟通促进者。”
     “确保信息不失真,沟通不越位,反馈不拖延。”
    喜欢。
  

第665章 开门见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