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0章 人脸树皮[2/2页]

替身男友扶正记 邺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话。应该知道中医养生最是注重食疗了。”
     父女俩相视后一起点头“嗯”了两声。
     老中医紧接着说:
     “也可吃些温补气血的食物。如,可以食用猪心,做当归炖羊肉吃……”
     张玲听着老中医的话心生敬仰之情。
     这远比那些一进医院们就给你瞎开一些药的医生强了不知多少倍。
     老中医话里话外都一直在提醒张玲平时要注重养生。
     还随口提起了当年最重视养生的宋美龄。
     话说,她40岁的时候罹患乳腺癌。
     最后凭借一本《黄帝内经》坚持养生。
     最后离奇般的活到了106岁。
     张玲听后也瞬间对《黄帝内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心中暗暗提醒自己有空一定要专门买一本看看。
     她在老中医这里从检查到确证也就两三分钟的时间。
     因为她看病所花的时间超过一般看病的一倍。
     那都是因为老中医把一半的时间。
     用在了为张玲免费科普了一下中医的博大精深。
     所以要不是后面等待的病人当场昏厥。
     需要老中医现场急救。
     张玲这才不好意思继续打扰老中医看病转身离开。
     不过,临走之前能够亲眼看到中医两三根银针救醒昏厥病人的精彩场景。
     张玲也算是真正意义上见识到了中医的强大。
     进而不再怀疑老中医对她说的那些针对她病症的话语。
     至此!
     父亲在最信任的老中医关照声中放心了许多。
     原来还真是他自己在吓唬自己。
     随即父亲收敛了一开始对张玲担忧疼爱的目光。
     转而脸上浮现出严肃感。
     继续树立他身为父亲的威严。
     父亲的观念是传统的。
     一直认为长辈就应该有长辈该有的威严。
     这样才能让晚辈心生恭敬。
     张玲看着父亲如流行影视剧里的傲娇男主的背影。
     她的脸上不禁浮现出嘲讽意味的笑容。
     说是嘲讽。
     当然更多的应该是觉得父亲越来越有老小孩的味道了。
     说实话,张玲并不怕父亲成为老小孩。
     总是给她带来各种各样的像今天这种类似的麻烦。
     因为她清楚父亲养了她小。
     现在她长大了。
     自然就该承担起养父母老的责任。
     责任二字虽然看似简单。
     有时候会像千斤重担压在肩膀上令人喘不过气来。
     但因为人在责任中有了明确的目标。
     从而让人的生活变的充实幸福。
     有时候在没有了这千斤重担的分量。
     对想在自己的人生中有一番作为的人来说。
     总是会因此内心惴惴不安。
     因为此时的人就像是失去了航向的小船。
     最后多半会被风浪彻底淹没在海水里。
     出了诊所。
     父亲步伐明显比来的时候快可许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像是在害怕张玲这个时候追过来。
     提起他非要拉着张玲看病的事情。
     从而让他感到丢人的抬不起头。
     不能。
     绝对不能丢了他身为父亲的脸面。
     像父亲这样的男人。
     在张玲看来是非常可笑的。
     总是会因为自己的那所谓的脸面让自己吃来不少亏。
     他总是认为没能帮上求他的人。
     丢脸!
     一个长辈在晚辈的面前闹出笑话。
     丢脸!
     甚至就连光明正大的问欠钱不给的人要钱。
     父亲都会感到丢了他的脸。
     所以像父亲这样的人活在当下社会很累。
     就算他本人也许因此乐在其中。
     但是作为父亲的唯一亲人。
     张玲仅仅是看着都替父亲感到很累!
     她想不通的曾经就问过父亲。
     “爸啊,脸面这东西虚无缥缈就真的对你那么重要?”
     而父亲则说:
     “人要脸,树要皮。树不要皮,必死无疑。”
     (注意:以下关于人要脸的论述来自觉军贤友的《“人要脸,树要皮”是什么意思》。)
     这里是将“人脸”和“树皮”做照应。
     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树皮对于树有多重要。
     人脸就对于人有多重要。
     一个人活得好不好全在一张脸。
     父亲讲究人要脸就是要有惭愧心。
     佛陀在《增支部行为经》中说:
     诸比库,有两种白法保护世间。
     哪两种呢?
     惭与愧。
     诸比库,若此两种白法不保护世间,则不知这是母亲、母亲的姊妹、叔伯的妻子、师母及师长之妻,世间将走向混乱,犹如羊、鸡、猪、狗、豺狼。
     诸比库,正因为有此两种法保护世间,所以知道这是母亲、母亲的姊妹、叔伯的妻子、师母及师长之妻。
     玛欣德尊者在《阿毗达摩讲要》里解释说:
     我们说人有良心,良心就是惭愧心。
     知道什么不能做。
     做了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有自知之明属于惭;
     知道有些事情会伤害别人而不去做属于愧。
     因为有惭愧心,有良知,有道德底线。
     所以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
     哪些事情可以做。
     正是因为人有了惭愧心。
     世间才能维持秩序,不会乱伦,不会乱来。
     假如一个人不尊重自己。
     甚至连脸皮都可以扯下来就能在光天化日之下为非作歹。
     人只要尊重自己就不会为非作歹。
     知道这样的行为有损自己的形象、声誉,自己的良心过不去。
     假如一个人不尊重他人就容易伤害他人。
     有惭、有愧,就不会做出对不起自己的事情。
     也不会做出对不起他人的事情。
     这样的话,社会就能安定、和谐,世间的道德、法律、秩序就能维持下去。
     “树争一层皮,人争一张脸。”
     人活着要有最基本的道德理念。
     要遵守人世最基本的道德。
     不作出与此相悖的事情。
     如果做了,就会被常人所厌恶、唾弃,从而不得不低着头过日子!
     父亲讲究的人要脸就是要有底线。
     “人要脸树要皮,电灯泡子要玻璃。”
     说“树”是为了隐喻“人”。
     说明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
     谁被说不要脸,估计都要急。
     “人不能不要脸,树不能没有皮。”
     脸都不要了。
     这样的还算是人吗?
     人没有脸面就是行尸走肉了。
     活着的意义已经不存在了。
     人要脸树要皮,也得有点尺度。
     不管别人的做法如何投机取巧?
     你要坚持自己的底线。
     比起金钱。
     良心和底线更加珍贵。
     是你一生的明信片。
     也是你做人的资本。
     就算生活再怎么困难。
     都不能丢了自己的底线。
     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自己的本心。
     丢了自己的尊严。
     父亲讲究人要脸就是要知道羞耻。
     玛欣德尊者在《阿毗达摩讲要》里说:
     一个有惭、有愧的人,才知道礼义廉耻,才知道羞耻。
    喜欢。
  

第320章 人脸树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