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7章 一日为师[1/2页]

替身男友扶正记 邺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尊师重教向来是我们的传统。
     天地君亲师。
     虽为中国儒家祭祀的对象。
     但也是传统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
     这些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在西汉思想界和学术界颇为流行,明朝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更是在民间广为流行。
     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并对其意义进行了诠释,特别突出了‘师的地位和作用。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占支配地位,孔子的至圣先师地位,使整个社会对老师和文人都是十分尊崇的。
     这里把老师与君亲相提并论可见地位之高。
     老师又与天地相比竟有些神化了。
     古代民间一直有“师道尊严”、“尊师重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思想。
     尊师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所以可以最早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的《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中写道: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而在讲究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现代。
     老师与家长地位平等。
     学生与老师人格平等。
     需要的是相互的人格尊重。
     讲究传统的学生们,很多人保持了对老师尊敬爱戴的传统,受到家长的友好礼遇。
     这一点在西方国家里的师生关系所不能比的。
     应发扬光大。
     作为老师应自尊,以身正学高赢得学生爱戴、家长好评,能够成为让学生和家长发自内心敬重的人。
     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教师更要禁得住红包的诱惑,做廉师;
     关爱所有学生,做暖师;
     以严谨规范学生,做严师;
     以优良专业水平育人,做高师。
     当然!
     也不能不提的是社会上总有些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不融洽。
     只要是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有一丝家长觉得不当行为。
     就像言语过激,肢体接触性小体罚并无伤害,惩罚性作业等。
     家长毫无包容,不看老师出于教育的好心,便讨说法告老师,必须要老师花钱了事。
     实际上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上体育课,甲生违纪,老师为控制局面,踢了学生一脚,学生并未受伤。
     但家长不依不饶,无理访缠访,最终该老师给了8000元才了结此事。
     类似的事很多,导致部分教师不得不佛系,教育受影响的还是大多数的孩子与家庭。
     有人悲观认为个别不良家长把“发财致富”的手伸向校园盯着老师。
     一旦有教育偏颇之事发生就马上启动索赔程序。
     假如,真有亲子合谋了老师的事情时常发生。
     试问这教育还有好吗?
     社会风气真走到这一步,教育与学校将难以为继。
     如今在老师地位走到这一步。
     想必只有靠新修订的教育法来保护教师权益了。
     孔子的《论语》中也曾提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学习者的态度。
     也最应该是我们当代所有学生都应该保持的态度。
     圣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他可以学习的地方。
     因此应该随时随地向他人学习。
     同时,他也是强调了对于老师的尊重和敬仰。
     认为老师是知识的引导者。
     最是应该对他们持有敬重的态度。
     试问前面提起的要求老师赔偿的不良家长做到了敬重吗?
     若在这个处处讲究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现代。
     老师为了教育惩戒了调皮的孩子就该赔偿。
     那么家长平时气急动手教育孩子后是否也有做过对孩子的相应赔偿?
     若没有。
     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理念。
     那么那个要求老师必须赔偿的家长就是绝对的无理取闹!
     当然!
     那些吹嘘人道文化的人。
     必定会拿人道说事。
     顺便还会无情践踏我们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
     都是落后的糟粕思想。
     更是强烈否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
     从而支持要求老师赔偿的家长行为。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里的卷首语: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话表明了我国历史大多数时间都是统一的。
     大的分裂时间只是南北朝时期。
     统一的时间远远大于分裂的时间。
     这是什么原因?
     主要是因为我们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有着强烈的民族凝聚力。
     而信奉人道文化的西方各国是否有像我们一样的传承了千年的大国?
     答案非常肯定的是“没有”。
     以此来看,那些糟蹋儒家文化的人还会觉得自己吹捧的人道文化比儒家文化先进与高级吗?
     儒家文化能够传承千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绝对是一本好经书。
     只是我们的古代封建王朝当权者大都是一些歪嘴和尚。
     最后硬是把好经给念歪了。
     或许有人会质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并非儒家文化。
     不急!
     庄子在《庄子·天道》中也曾经说过:
     “夫孝悌仁义,忠信贞矣。”
     这句话强调了对于师长的尊重和孝悌仁义的重要性。
     意思是只要成为别人的老师,就应该一直受到尊重和敬仰,就像对待父亲一样。
     因此“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的出处也可以追溯到孔子的《论语》和庄子的《庄子·天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应对老师的保持尊重和敬仰,以及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
     作为学生父母,更应该对于老师保持尊重和敬仰。
     因为老师是你们孩子学习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引路人。
     他们为你们孩子的教育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
     如此说来。
     这算一件对于你全家来说是天大的恩情。
     作为学生,我们也更应该对老师怀有感恩之心,尊重他们的职业和人格。
     以及他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句话也强调了对于学习的态度。
     学习是一项不断进行的过程,我们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
     我们应该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思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最后也提醒我们作为一名学生。
     应该时刻保持谦虚和进取的心态。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对于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
     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言归正传!
     话说近墨者黑

第257章 一日为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