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
     “是你先设计陷害公主,毁她清白。”
     “她肯定是一时激愤,才出此下策!”
     赵轩闻言,嗤笑一声:“哦?图哈尔大人这话有趣。”
     “莫非在你们北夷,女子清白被毁,不思报官申冤,反倒是提刀去捅未来的夫婿?”
     “这等奇风异俗,本王今日算是长见识了。”
     “还是说,公主殿下行刺不成,贵使便想来一招恶人先告状,将脏水往本王身上泼?”
     图哈尔被噎得脸红脖子粗,转向庆帝,语气中充满了不甘与威胁:“大盛皇帝!”
     “我不管你们内部如何争斗!今日之事,你们必须给我北夷一个交代!”
     “否则,我王帐下十万铁骑枕戈待旦,与大蒙联手南下,踏平你大盛京城,指日可待!”
     “到时候,休怪我等言之不预!”
     这番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庆帝的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龙袍下的拳头紧紧握起,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殿内群臣更是勃然变色,不少文官吓得脸色苍白如纸。
     武将们则纷纷怒目而视。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紧张到了极点。
     “唉!”
     丞相苏文渊见状,痛心疾首道:“殿下,老臣以为,此事纵然北夷公主有错在先,您也不该将事态激化至此。”
     “图哈尔使者率众围府,固然无礼,但您调动金吾卫,强行缴械,这……这已非臣子所宜自行处置。”
     “若能先稳住对方,即刻上奏,由陛下圣裁,方为稳妥之道啊。”
     “如今剑拔弩张,稍有不慎,便可能酿成两国冲突,届时悔之晚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文渊话音刚落,户部尚书刘赞立刻抢了出来,对着庆帝的方向便是一揖到底:“陛下,丞相大人所言甚是!”
     “三殿下此举,何止孟浪,简直是置国家大义于不顾!”
     “北夷使团颜面尽失,这口气他们如何能咽下?”
     “一旦北夷因此撕毁盟约,与大蒙合流,我大盛西疆将永无宁日!”
     “届时烽火连天,生灵涂炭,这责任,三殿下担当得起吗?”
     兵部尚书陈珪声如洪钟,大声附和道:“陛下,刘尚书金玉良言!”
     “三殿下遇事不思禀报,反而逞匹夫之勇,激化矛盾,此乃取乱之道!”
     “北夷公主行刺固然有罪,但自有国法处置,自有陛下圣断。”
     “殿下私自动用所谓‘家法,又对使团大动干戈,传扬出去,岂不让我大盛沦为天下笑柄,说我皇室以强凌弱,蛮横无理?”
     “长此以往,何以维系邦交,何以安定四邻?”
     “臣恳请陛下,严惩三殿下,以儆效尤,并向北夷使团致歉,修复两国盟好。”
     “万不可因一人之过,误了天下大计!”
     刘赞和陈珪你一言我一语,配合得天衣无缝,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到赵轩的脸上。
     殿内不少官员也跟着点头附和,窃窃私语声更大了些,看向赵轩的目光充满了不满和怪责。
     图哈尔跪在地上,听着两位尚书的“仗义执言”,眼底深处不自觉地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得色。
     仿佛已经看到赵轩被庆帝重重责罚,然后自己带着公主扬长而去的景象。
    喜欢。
  

第二十二章 群臣围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