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
庆州,青阳县,南锣鼓巷。
日影西斜,池依依抱着一个尺余高的紫檀木匣跨进院门。
庭院里,玉珠正拿着竹帚清扫落叶,见她回来,连忙迎上前:“六娘可算回来了!这一去大半天,买了什么好东西?”
她目光落在匣子上,满是好奇。
池依依嘴角含笑:“去了趟装裱店,找人裱了件东西。”
玉珠眼珠一转,跟上她的脚步:“是您最近绣的那件绣品?”
池依依笑着点了点头,径直往屋里走去。
玉珠紧随她身后,两眼粘在匣子上:“六娘,您到底绣了什么花样?几时才能拿出来让咱们开开眼呢。”
她家主子这次行事格外神秘,在屋里绣了好些天,连她这样的贴身丫鬟也没瞧见绣的是什么。
越瞧不着,心里越痒痒。
玉珠恨不能马上打开匣子瞧个分明。
“明日,”池依依道,“到了明日你就知道了。”
她把匣子放进屋里,洗手净了面,就听院外传来一声朗笑。
“弟妹!快收拾收拾,咱们回村去!”
段云开大步流星走了进来,眉宇间洋溢着喜气。
池依依心中一动,走到窗前:“京城来人了?”
距离六盘村遇袭那晚已过去十日,陆停舟一直留在村中没有离开。
那里关了几百号匪徒,他整日忙于审问和整理口供,再未来过青阳县与池依依见面。
池依依知他公务繁重,便也不去打扰,只在青阳县中深居简出,偶尔上街一趟,体味一番当地的风物人情。
这里紧邻六盘村,也算陆停舟的故里,前几日,池依依在茶馆小坐,听人闲谈中提起,八年前青阳县治下出了好几个举人。
一想到这些举人里有陆停舟,池依依就在茶馆中旁听了许久。
她仿佛能看到陆停舟当年何等意气风发,而他最耀眼的时刻却不是那场秋闱,而是次年的殿试。
殿试只取三甲,一甲仅三人,状元、榜眼、探花。
池依依不知陆停舟的答卷如何精妙,但当今陛下并非昏庸之辈,他亲自点出的三人必有真才实学。
池依依怀疑,许是皇帝看陆停舟长得最好,才点了他做探花郎。
自古探花多美人,七年前的陆停舟才刚及冠,风华正茂,意气飞扬,若不是遇上六盘村那场祸事,他又怎会变成现在这副孤高清冷的模样。
池依依发觉,自己在青阳县待得越久,越容易想起陆停舟。
她不曾参与他的过去,但她见过上一世的他。
那个陆少卿比现在更加冷傲,像一块寒潭底下的石头,将所有的柔软都牢牢封死在冰冷的外壳里面。
池依依思绪飘远,忽闻耳边传来几声呼唤,才意识到段云开在与她说话。
“弟妹,弟妹?”段云开在窗外对她挥手,“方才的话,你听见了吗?”
池依依目光一闪,微笑着看向他:“听见了。”
方才段云开好像在说,京城来了钦差,已经去了六盘村。
“钦差大人正在村中交接公务,我们现在过去,是否不大方便?“池依依道。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段云开浑不在意,“咱们从城里过去,少说也
第234章 六盘村出事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