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72章 心得[2/2页]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东高丽城子山营寨,向祖克勇、李禄两人报告了北边的情况。
     ——南路和中路水师营,已经拿下了洋河口孤山子清虏营寨。
     与此同时,石咀子河两岸,直到洋河口以南地域,也已经不见清虏一兵一卒。
     祖克勇与李禄两个人接到了敖日金从孤山子送回来的消息之后,当天晚上在东高丽城子山的营寨休整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们留下了队伍里减员严重的哨队负责照顾伤兵,然后就动身向北进发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管是祖克勇,还是李禄,在一场接一场的战争中,都已经锻炼成长起来了。
     他们也认识到了,清虏借朝兵助战不成,反而弄丢了镇江堡城以后,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而是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而且清虏大军一旦卷土重来,首要的目标肯定是战略地位对清虏来说至关重要的镇江堡城。
     有了镇江堡城这个大目标在前面顶着,吸引清虏大军的进攻,那么其他方向就基本安全无虞了。
     不管是金海北路的复州城,还是自己奉命留守的金海东路庄河堡城,都不会再成为清虏大军进攻的首选目标。
     既然这样的话,自己这些人马继续留守东路地区,就是兵力的浪费,莫不如赶在清虏大军卷土重来之前,尽快前往镇江堡加入即将到来的镇江堡保卫战。
     在他们看来,杨振带进镇江堡城的征东军兵马太少了,只有火枪团和炮兵团十几个哨而已,而其他的队伍,都是朝人兵马。
     至于朝人,毕竟非我族类,他们既然能在关键时刻反水,卖了镇江堡的清虏,那就同样有可能在镇江堡在清虏卷土重来的时候,卖了杨振带进去的征东先遣军兵马立功赎罪。
     当然了,他们也知道,这样的可能不太大,朝人刚卖了清虏,清虏必然对其恨之入骨。
     一旦镇江城回到清虏手中,那么最倒霉的还不是杨振带进去的征东军,而是那些朝人。
     但是,只要有一丁点儿朝人反水这样的可能,祖克勇和李禄就不能不提前将它扼杀于萌芽之中。
     镇江堡城位置极其优越,对清虏重要,对金海镇同样重要。
     只要有了镇江堡城在手,今后不光是金海东路安全了,金海镇其他各路也将一下子安全无虞,整个金海镇的安全形势,也将因此而一举得以扭转。
     稍微有点大局观的人,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也因此,祖克勇和李禄两个人带着各自麾下人马赶到洋河口的孤山子大营之后,他们俩与仇震海、严省三的想法如出一辙,双方一拍即合。
     不过当日下午,他们几个会面商议的结果,却与祖克勇一开始的想法并不完全一致。
     祖克勇一开始的想法是,他和李禄的人马要一起去增援镇江堡城,一起协助杨振进行即将到来的守城作战。
     但是与仇震海等人见面商议的结果却是,由李禄率领更加适合城池守卫作战的掷弹兵团,乘船走水路,赶赴镇江堡,去跟杨振率领的人马会合。
     而由祖克勇率领庄河团营的骑兵队伍,就地驻扎在洋河口的孤山子大营,向北可以充当杨振在镇江堡城被围后的陆上外援,也可以打探敌情传递消息,或者骚扰敌人粮道或者袭击敌人后路。
     “镇江堡城西面多是山,东面又是江,地方局促,而祖总兵你的麾下多是重骑,进了镇江堡城,反倒束缚了你们的手脚,也施展不开,按照都督一贯的打法,想必也更赞成你留在这里。
     “再者说了,一旦清虏剑走偏锋,在围了镇江堡以后,又派人去打庄河堡,到那时有了祖克勇你率军在外,也足以统率镇江堡以外的各路人马进行应对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面对仇震海的这些话语,祖克勇最后只能点头认同。
     仇震海虽然仍是一介副将,职衔比祖克勇要低,但他毕竟是金海伯夫人的亲叔父,是杨振的长辈,身份地位比较特殊,对于他的意见,祖克勇不能不考虑。
     而且仇震海的这些说法,也很有道理,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完全从大局出发提出的建议。
     所以,众人会面结束的时候,一致同意了仇震海的建议。
     到了次日,各方人马一早起来,留了祖克勇与敖日金部留守孤山子大营,其他人一并登了船,乘着海上退潮的水势驶出了孤山子下的洋河口,沿着海岸向北,奔鸭绿江入海口的大致方位航行去了。
    喜欢。
  

第772章 心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