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在城里过冬。
     需要买煤。
     好在他们这里守着矿山,买煤是最方便的了。
     几家合力轮换着清理煤棚子。
     煤棚子就是在院子里搭建一个简易的棚子,以免下雪或者怎样,给煤弄湿了。而且煤块也不好太晒,到时候就不好烧了。
     收拾院子,买煤。
     苏家几个哥哥在秋收差不多后,开始给苏梨送柴火。
     山里的干木柴,砍成均匀的段儿,捆好给送来,除此之外,还送了不少苞米棒子。
     这东西引炉子好用。
     取暖的准备差不多后,又开始备冬菜。
     白菜,萝卜,南瓜,土豆子。
     白菜买的最多,因为要做酸菜。
     做酸菜就要刷酸菜缸,一口大缸,一米多深,小孩子进去都出不来。
     大缸淹死人的事情真的有发生过,孩子自己在家,不小心翻进去出不来,等家里人都回来时,于事无补了。
     苏梨又找门路买了不少棉花,晚上的时候,大家就开始给孩子们做新的棉衣棉裤。
     苏梨虽然身体还不错,但眼睛着实有点花了,这样的针线活都给几个儿媳妇去做了。
     她自己买了点毛线,给几个孩子勾着帽子和围脖。
     一个星期转瞬即逝,张明月回来了。
     兴致很高,很见世面。
     见过世面的女人,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
     回来后的她,开始做起省城人都穿的双排扣大衣。
     做好一件后,她只需要一打样,就有人相中了要做同款。
     现在没有版权,大家也不觉得穿一样的衣服会尴尬,反倒是认为自己走在时尚的前沿。
     张明月订单都接到了年底。
     十月末,苏梨正在热乎乎的炕头上翻着烘烤的茄子干。
     “苏大娘,在家吗?”
     声音有点耳熟,苏梨下炕,披上外套走出去。
     “赵钢?”
     “苏大娘,是我。”
     赵钢从南方回来了。
     他被苏梨指导着去了南方,见了大世面了。
     北方这边还有收敛,人们还不敢大展拳脚,南方完全是不一样的。
     苏梨让赵钢进来,喝茶,两人坐在炕头上就聊开了。
     “大娘,我算是见过世面了,那边的手表三十能拿到梅花的,不要票。”
     “不过这些都需要抢货,抢货的人真是三天不睡觉的去排队,这是我刚开始去的时候。”
     “我在那边待了几个月,最后回来时,手表二十七就能拿,而且多了三家工厂。”
     “就这几个月,多了三家!”
     赵钢茶水喝了一杯又一杯,总算把要说的话,说的差不多了。
     “苏大娘,你别怪我唠叨,我实在是憋坏了,除了您,我找不到谁说这些了。”
     “我爱听,长见识。”
     六个字,赵钢愉悦的笑出声来。
     怪不得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虽然不是他家的,但不妨碍。
     “大娘,你给我投的两千块钱,我在南方倒腾了几次,两千变八千,八千块钱让我用了,我买了台三台货车回来。”
     “三台车我记名在我舅舅的厂子下面了,货车也不是空着回来的,我带了货,等这批货出去,你的那一份我连本带利给您。”
    喜欢。
  

第141章 赵钢归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