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吃过早饭,没多久,山桃就赶着牛车来了。
     马氏特意让刘长宁换了身长衫,又戴上儒巾,作士子打扮,这是村人最体面的穿着。当然,你要是真的长一副泥腿子的样子,那穿起来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还好刘长宁虽然黑了些,但长相并不差,做士子打扮也不违和,而且他确实读了两年私塾,对外也可以说自己是一个读书人。
     带上老娘准备的一大堆东西,刘长宁上了牛车,挥别家人。
     长安村在太平村上游,是因为流经村头的那条溪流,名叫蒯溪,蒯溪每年川流不绝,附近十里八乡主要靠它灌溉田地,因为从不断流,养活了这一方水土,乡人更喜欢叫它阿姆河,就如同养育了女儿的阿姆一般。
     牛车虽然速度不快,但却比两条腿走路强一些,约莫赶了半个多小时的路,就抵达了长安村。
     长安村与太平村一样,都归属万年县管辖,从村名就能看出来,这是带有吉祥寓意的。不过长安村比太平村大,足足有上百户人家,是附近十里八乡的大村,村中多数以马和冯为姓。
     舅舅马佘,祖传的竹篾匠,手艺在长安村中是出了名的,凡是村中有人要打造什么竹篾家具,都是找的他。
     刘长宁家中全部竹篾家具用品,都是出自他的手艺。
     农忙时,他多数时间在伺候庄稼,农闲就在家中制作竹篾用具,像竹席、竹帘、竹笥、竹扇、竹篮、竹篓、竹筐,甚至是小小的竹编茶具,他都能编制得精致玲珑,有时间就拿到长河里贩卖,也能给家里创收一大部分。
     舅家门前有一个小池塘,四周特意用石头垒成一个四方形,上面铺了石板,平日家中洗衣摘菜就靠这口小池塘,因为池塘底下有一个活泉口,所以池塘里的水能常年保持干净。
     牛车在舅家院外就停下了,正好有一个村人路过,见到刘长宁笑呵呵地道:“马猴儿家的外甥来了。”
     “是啊。”刘长宁不认识对方,隐约看着面熟,大致是舅家的邻里,因为他以前隔三差五地来,所以邻里也都认识了他。“马猴儿”是舅舅的绰号,早年没成亲前他在村里是孩子王,整日领着一群孩童上蹿下跳,所以才得了这个花名。
     “山桃叔,麻烦你了,东西我自己提就可以了。”婉拒了山桃的帮忙,刘长宁提着一大堆东西,进了院子里。
     院门没关,所以进去不用叫门。
     舅家的院子要比自家大得多,堆满了一捆捆的竹篾,几乎无处落脚。
     随着他的进入,马上惊动了院子里正在晒太阳的人。
     舅母冯氏在纳鞋底,身边围了六七个孩子,大的十一二岁,小的才两三岁,一见到他,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围了上来。
     “黯奴哥。”
     “黯奴哥。”
     “……哥。”
     就连那个两三岁的小丫头,也咿咿呀呀地爬过来。
     刘长宁放下手里的东西,一把抱起了她,小丫头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埋头在他怀里,因为天寒一直在鼻涕,鼻水蹭得他胸前到

第178章 舅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