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三章 痴心错付[1/2页]

悲凰引 荔枝苏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踏入未央宫,就有小太监呈了托盘上来,上面赫然放着封“极干净”的信。
     说是干净,因为信封上没着一字。
     没有署名落款,也没有收信人,不知道的估计还会以为这信封未曾使用过。
     我屏退左右,拿着信独自进了内室。小心翼翼拆开信封、展开信纸,看了信内笔迹,我不由得叹一句高公公真是谨慎非常。
     也不知他是用了左手写字还是怎的,全然看不出一点他的笔迹。
     若非送信传信的这一路都是亲信,我都要怀疑这信是他人作伪。
     不愧是在宫里摸爬滚打一辈子的老狐狸了,高公公的所作所为皆应了那句中原俚语:“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
     但这样严谨的保密措施,同时也印证了这信里内容的真实性。
     我仔仔细细将几页信纸通读一道,前皇后的形象在我心中就越发鲜明起来。
     与那冷冰冰没温度的账簿数据记录不同,在高公公的信里,我才算是了解了一个活生生的作为“人”存在的前皇后。
     不像那记事簿、账簿里,前皇后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代名词。
     前皇后本姓刘,与先皇算是青梅竹马。
     她的父亲先是先皇老师,后又是先皇父亲钦定的监国。说是权倾朝野、万人之上也不为过。
     在她嫁给先皇、顺顺利利坐上皇后宝座之后,熤朝的实权才慢慢转到先皇手中。
     这么看来,她那善妒不容人的脾性就是依仗着父亲家族的势力被娇惯起来的。
     我在皇宫里这么久,也听过不少有关先帝的故事。
     据说他并不是他父亲最疼爱的儿子,他上面还有三位兄长,而且在他年幼时老皇帝就已经定下了太子。
     可等到那个太子长到十五六岁,终于能担大业的时候,却意外去世了。
     老皇帝听闻噩耗,一夜白头。自那以后就缠绵病榻,让刘家监国。
     若非后来刘监国的力促,皇位怕是还落不到先皇头上。
     但是大权在握的刘监国,当时为什么要鼎力相助并不被众人所看好的先皇?结合高公公的信,我猜明白了原因。
     信里说先皇一登基就铺下百里红装,极尽风光的迎娶了刘氏为皇后。
     我想,若非刘氏爱慕先皇,刘监国才不会大费周章的帮助先皇夺得帝位。
     联想到先皇对于林姿家的那一番布局,前皇后刘氏对先皇的爱慕,又是不是先皇筹谋算计的结果?
     很难讲。
     我脑中浮现出了与先皇初见的场景——他坐在高高的龙椅上,鬓角斑白,面容半隐在黑暗里,没有任何表情。
     我与当时还是太子的萧怀瑾一起对他行跪拜大礼,却一直没敢对上他的眼睛。
     即使当时我还低着头,也能清楚的感受到他那双冷冰冰的打量着我的眼眸里,透出的渗人的光。
     他那周身无形的威压,一想起,就令我头皮发麻。
     再回想彩屏以前对我说的话——
     她说先皇后去到冷宫之后,还自愿住在冷宫西南角的偏殿,就是因为西南方向离先皇的寝宫更近一些。
     我当时还不理解那是为了什么。
    

第一百三十三章 痴心错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