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4章 返回邺城[2/2页]

逐鹿北朝 红莲素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两淮之地也是重点。
     历史上的北齐,并没有重视两淮之地,一是因为陈国的骚扰,二是朝廷官员目光短浅。
     太建北伐并没有发生,可之前那场大战,让陈国心有余悸,却还有一战之力。
     现在齐国强大,陈顼不敢触其锋芒,周国内乱,暂时不可能再次联合,三国各种猥琐发育。
     这个时候,高顺拿下了辽州,其他国家却止步不前,再大力发展两淮之地,用不了几年,齐军就有逐鹿天下的实力。
     不过高顺并不打算就这么干等,自从和突厥合作后,高顺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打败敌人。
     陈国的隐忍是慢性自杀,可周国的等待却是养精蓄锐。
     现在周国两大势力明争暗斗,高顺还在其中和稀泥,可这种局面不会持续太久。
     自古以来远交近攻,高顺已经派人出使吐谷浑,打算联合吐谷浑,共同对抗周国。
     此时的吐谷浑,虽然是独立政权,首领夸吕自号可汗,可时常受突厥侵扰,周国胁迫。
     夸吕西魏大统初继位,居伏俟城,也就是后世青海湖西铁卜卡古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梁大同六年,遣使至梁献马及方物,并求佛教经论,对东、西魏采取“远交近攻”政策。
     东魏武定三年,以从妹嫁东魏孝静帝,为容华嫔,并娶东魏济南王元匡孙女广乐公主为妻。
     同时,攻西魏湟河郡、西平郡,西魏废帝二年,魏丞相宇文泰勒军西巡陇山,耀兵河西,遂震惧,遣使贡献方物。
     恭帝三年,遭突厥木杆可汗与西魏史宁联合进攻,失树敦、贺真二城,妻子被掳。
     突厥撤军后,始返故地。
     如今魏国灭亡,吐谷浑和北齐也没有联系,高顺知道夸吕野心不小,所以打算联合。
     只不过要想去吐谷浑,并不是容易的事,必须借到突厥,一路上还要经过高山、沙漠。
     这让高顺想起了张骞,当年他出使西域,也许同样不容易,那遥远的大月氏国,比吐谷浑还要远。
     望着一望无际的麦田,高顺脸上漏出了笑容,对一旁的李诠道:“几年前我代天巡视,虽然是同样的场景,却是不一样的心情。
     那时候我遇到一个农夫,辛勤的在田里耕耘,脸上却是愁苦的表情。
     如今你再看,他们脸上的笑容,都是发自真心。”
     高顺说完抬手让队伍停下,翻身下马,走到田边捡起一穗粟,摸起来十分饱满。
     用力以搓,黄色的粟米出现,颗颗饱满圆润,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远处的农夫看见他们这么多人,畏缩地不敢上前。
     高顺抬起头,正好看到一个农夫,不由得“咦”了一声,感觉有些面熟。
     那农夫也看到了高顺,仔细辨认一番后面露喜色,竟然一路跑了过来,吓得侍卫连忙上前。
     “站住!”
     侍卫们就要拔刀,把那农夫吓了一跳站在原地不敢动,高顺却摆了摆手,让侍卫退下,冲那农夫摆了摆手。
     “你过来,我们是不是见过?”
     农夫连忙跑了过来,噗通跪在了地上,这次把高顺吓了一跳,不由得后退一步。
     “小民拜见太子殿下!”
     “哦?你认得我?”
     那农夫抬起头,咧嘴笑道:“几年前太子殿下路过此地,我和阿父在田里耕作,殿下曾问过收成,还做了一首诗。”
     “奥!”
     高顺恍然:“你,你是那个老丈的儿子!”
     “正是小民,自从殿下给了我们自由,我们日子就好起来了,阿父终于可以颐养天年,而我们也可以娶妻生子。”
     农夫说着招呼身后的妇女和小孩,过来给高顺磕头,高顺一时间也有些感慨,心里也十分欣慰,多么淳朴的百姓啊。
    喜欢。
  

第134章 返回邺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