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因着五月山东地震闹了场乌龙,对皇家而言不是什么体面之事,因此皇上特意嘱咐今年的东宫千秋要大办,命文武百官都去文华殿向太子朝贺。
储君的千秋节,以政治层面的意义为重,喜庆热闹倒在其次,本人并没有多少享乐的时候,前前后后礼仪繁琐,昨晚便没有往奉宸宫来。绍桢不得不再次经历受封吉日同等的折磨,一大早上被叫醒,洗漱、敷粉、按品大妆,穿戴皇太子侧妃冠服,天还未亮便出门前往端本宫等待吉时朝拜。
内宫的妃嫔是庶母辈分,按照祖宗礼法,没有向儿子朝拜的道理。东宫一干妃妾以及公主、在京王妃等人由太子妃叶氏领班,外命妇由承恩侯夫人领班,顶着寒风等了约两刻钟,礼官才唱礼传入,在端本宫正殿对着空空如也的皇太子宝座行礼。
至于皇太子本人,正经在文华殿受贺。
朝贺的礼仪十分森严繁重,行九拜九叩礼。朝贺之后便是照常的赐宴。东宫千秋赐宴有章可循,只是这类光禄寺操办的宫宴,多以观赏展示的意义为重,体现皇家气度。
绍桢按品级坐上桌,蒸肥鸭煠羊羔攒盘、燕窝火熏鸭丝、鹿筋拆鸡、羊肉炖倭瓜等四盘按酒,蒸驼峰、糟猩唇猪脑、鲫鱼舌烩熊掌、梨片伴蒸果子狸等四色菜品,龙须长寿面一碗,菖蒲、新丰、桑落等三盅酒。
全是大鱼大肉的硬菜,这不早不晚的时辰,真有胃口吃就怪了。她礼节性地用了几口,呆坐到教坊司礼乐奏毕,赶紧离开回宫。
一通折腾下来,灌了一肚子冷风,再有铁打的身子骨,也难免不来场风寒。一时庆幸起幸姐有前科,不必折腾她小孩子来给父亲上寿。
回了奉宸宫,看家的孙嬷嬷等人端上来热气腾腾的红糖姜汤,一碗热汤下肚,身上都微微发汗,胃里也熨帖起来,卸下冠服后换了件银红遍地撒金灰鼠皮袄,这才松泛下来。
幸姐在旁好奇地摸着她的翟冠:“我的箱子里也有冠子,可沉了。”
绍桢摇摇头:“这东西戴起来可不舒坦。”吩咐横山:“去后头问问小厨房,可有什么吃食留着,拣几样热的送来。”
小厨房只伺候奉宸宫,事事尽心,早已备下了,这边吩咐出去,一溜奉膳的小宦官很快进了奉宸门。
幸姐已用了早膳,绍桢给她喂了几个野山菌菇馅儿的纸皮馄饨,放她在暖阁里玩,自己好好吃了顿早午饭,回房睡回笼觉。
申时未到,幸姐知道宫里要贺爹爹寿辰排戏,等不及要看,撒娇卖乖地拉着绍桢出门。
紫禁城里的戏台子很多,启祥宫和长春宫之间有广德戏台,重华宫一带有漱芳斋戏台,畅音阁则专为重大节庆演戏之用,规模最为宏丽,今日的寿戏便摆在畅音阁。
东宫与之同在紫禁城东路,倒是比其他宫院便捷,从奉宸宫过去只隔了两盏茶的路程。不一时在扮戏楼前下轿。
进楼之后是畅音阁的背阴处,东西厢廊与对面阅是楼的两侧转角庑房相通。阅是楼即观戏之所,分上下两层各五间,卷棚歇山顶,黄琉璃瓦绿剪边,雕绘金龙和玺彩画,明间开着三扇玻璃门,视野最佳,上下层装修大致相同。
喜欢。
第二百四十一章 拒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