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四章 争论[2/2页]

寒门栋梁 何时飞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母的掌上明珠。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自然就差一些。不过有一点必须要清楚,徐经虽然生活在一个富豪的家庭,但他从就资聪颖,读书非常用心。
     正是因为如此,他仅仅二十三岁便乡试中举,成为江阴一带最年轻的举人,可谓名震江南。影夏商人物徐直夫,周汉以来人间无。”的传。
     而伍文定生活在一般家庭,从便要亲自做一些事情,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所以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然就强一些。此外伍文定性格直率,很有些刚正。
     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徐经和伍文定的性格也就差距甚大。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二饶交往,两人虽然常常吵吵嚷嚷,争论不休,但他们两饶关系却格外要好。
     吕行川笑道,“两位贤弟勿要做这无谓之争,呵呵!起来北方有北方的好,南方自然有南方的好。我朝地理广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呵呵!行川兄的对,所谓南善诗词,北人厚重,各有千秋。”徐经爽朗道。
     不过他出来这样一句话,范进脸上没有什么表现,心里却是极其不乐意了。徐经二十三岁考中了举人,自然是了不起的。可刚才这话明显是北方人在才学方面比不上南方。
     范进虽五十多岁了,但争强好胜之心却丝毫不逊于年轻人。他轻轻摸了一下颌下的花白胡须,笑道,“这位徐经兄弟刚才所老夫却是有些不赞同呐!
     北人厚重,这无可厚非。北方人嘛,就是热情爽朗,豪气干云。不过要南善诗词,这好像就有些贬低北方人了,好像北方就不善诗词,才学差一些了,这样未免不妥。”
     徐经听范进这样,眉头却不由得微微皱了一下。暗道,所谓“南善诗词,北人厚重。”是明仁宗皇帝所,绝不是我徐经凭空杜撰的。没想到这个范进竟然在这点儿上较起真来。范进要是争论,大可以去和仁宗皇帝去争论啊。
     可他毕竟二十三岁就考中了举人,那颗心难免就有些骄傲,虽然是极力克制,但终归还是道,“范兄刚才所言徐经倒是以为不妥。范兄请想,在诗词方面,尤其是古今诗词大家,到底是南方人多,还是北方人多?”
     这些话的时候,徐经俨然就要张口出古今诗词大家的出生地,要和范进争出个短长了。
     范进虽只是个秀才,但也饱读诗书,焉有服了徐经的道理?也随即做出了一副比拼的架势。
     本来朋友相聚是一场幸事,却弄的剑拔弩张,气氛尴尬。
     吕行川急忙打圆场笑道,“不论南人还是北人,来都是大明朝的子民,今日我等相聚,不论这个,呵呵!来,喝茶!”
     魏好古也跟着劝,这才把两饶气焰压了下去。
     徐经和范进同时爽朗的几声大笑,将尴尬的气氛为之缓和。
     徐经笑道,“对,今日不论这个,我等在此一聚都是缘分,呵呵!我等都是读书之人,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科举为官,大家一起讨论八股制艺,互相切磋,共同进步才是正理。”
     随后徐经的一双目光扫视了一下众人,却最后落在周致身上,仔细观察了周致一番,道,“这位周致兄弟虽年幼,但能得行川兄看重,想必定然是才思敏捷,见识不菲吧?”
    喜欢。
  

第九十四章 争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