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这两块大明新增的领土,同归直属皇室,只有皇室同意移民,才能由官府组织人员前往开发。当然,这次朱桂平没有放过占领两块领土的机会,宣布在全国征调流民前去开发大洋洲。
但是,这一次却不是以官府贴布告来征集民力,而是以《京师邮报》的宣传为主,就在朱桂平回到京师的第二天早上,当天的报纸就是:大明新增海外领土数百万平方公里。随即,就是隆重的介绍了大洋洲的概况,尤其是那条适合养羊、牛等家畜,更是让不少人馋的流口水。
不说牛在大明的地位,就单说羊肉,是明朝必备的主要肉食,但是因为北方地区常年战乱,羊肉的价格也是逐年攀升,普通百姓更是每年难得一次的大餐,就是能整上一口肥瘦相间的羊肉排。
但是,整篇文章却一个字都没提移民的事情,而是最后评论道:如此丰富、美丽富饶的土地,却只有我们不到三千炎黄子孙守卫,真是国之不幸。
此话一出,更是引得不少百姓唉声叹气,仿佛真的是痛失了一大片的肥沃的土地。但是等到第三天,文章又是连篇累牍的介绍当地丰富的物产,尤其是那种肚皮上带着一个育儿袋的袋鼠,更是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还有那种像鸭子一样蠢萌蠢萌的鸭嘴兽,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简直是迷死人不偿命。最后,文章依然是做了总结,如果每人200亩地,相信会有不少百姓前去。
百姓们虽然识字率不高,而且在朱桂平的努力推荐下,也创办了不少的夜校,但是效果甚微,但是却成就了不少的说书先生,走街串巷的说着报纸上的内容,也让不少的百姓知道了朝廷最近的动向。同时,当说到如果真的没人200亩地,而且还会有配枪的时候,民间的反应就像是油锅里加入了清水一样,瞬间沸腾了。
对于民间的反响,朱桂平是一清二楚的,其实,《京师邮报》上的大洋洲的详尽的介绍,也都是朱桂平根据后世的记忆,整理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勾起百姓们的热情,显然,这个结果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内。
“陛下,这些情况都是臣整理出来的,请您过目。”
说话的是张明振,本来是南京锦衣卫都指挥使,现在是大明国家安全部内卫局局长,主要是朱桂平为了奖励他在原来的时空中的英勇无畏的抗清行动。
“嗯,不错,百姓们的反响很热烈,看起来我们可以进行下一步了。你们提前两天放出风去:大明这几天就要征召去大洋洲的流民,但是必须以户为单位,如果没有成家或者家人的,可以独身前往,每人200亩地,去着有份儿!由官府颁布地契,土地可以传给自己的亲人,如果是买卖的话,官府将征收10%的土地交易税,而且不能随意更改土地的用途。就这些吧!”
“是,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将此事办好。”
引导舆论向好的方向发展,向着有利于国家民族的方向引到,这才是能够让国家安定团结,百姓富足安康的重点所在。
喜欢。
第一百三十章 ????帝国中兴——回归(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