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三章 ?? ?末日帝国——闹饷(1)[2/2页]

钢铁大明之蒸汽时代 蓝色北冰洋A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时的松江府,是大明重要的经济中心,松江府的织造业甚是发达,占了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是当时罕有的织造中心。同时,也是苏淮盐商们的重要产盐地,有十二万的灶户,近三十万的人口。
     而朱桂平看中的就是这些灶户,部分人口靠着出海打鱼为生,其余的需要煮盐上缴盐场,然后,盐场再低价转卖给盐商,就是这种无良的盐商,本来能够收到的几百万两的盐税被他们中饱私囊。
     大明的律法森严,规定:匠户是不能随意逃亡的,只能是祖传父,父传子代代相传。代代相传成为匠户。
     而朱桂平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墨守成规,让这些人驾着马车,四处去卖盐,成为新的盐商。只不过,这些盐商只会从他的手中买盐——因为成本便宜啊。大规模的海盐生产,成本低到令人发指,核算下来只有每斤一文钱左右,随便卖卖都能赚大钱。
     这么大的利润,当然值得动刀兵了。
     接见完朱由崧,朱桂平又去了京师东郊,黄良村的京营驻地,
     “陛下圣安!”
     “免礼了,老黄,你的部队训练的咋样了?”
     黄得功一听这称呼,顿时有点无语,感觉有点牙酸,砸吧砸吧嘴,说道,
     “臣敢问陛下作何用处?”
     “嗯,朕打算派去松江府搞点盐,需要护卫。”
     “陛下可是打算断动那群盐商的财路?”
     我勒个擦?这个黄得功真不愧是老姜啊,我这一说话,他就知道干什么了?什么鬼?朱桂平愣愣的看着黄得功,
     “陛下不用担心,先皇崇祯帝在位时,就多次下旨让江淮盐商捐输,以报国恩。可结果呢,非但没有人捐输,反而多次的聚众冲击盐税衙门、知府衙门。可是那些都是受人蛊惑、拿人钱财的普通盐丁,臣当时是淮安府总兵,却拿他们无可奈何。最后,先皇崇祯帝也只得作罢,唉!”
     “怎么,你担心我办不成?老黄啊,告诉你,枪杆子里出政权不假,可是,也得有计谋!你想想,要是整个松江府的普通百姓都得了实惠,还会有人跟着他们闹事儿么?所以呀,你得对朕有信心。另外呢,再给你半个月时间,朕要一支敢打敢拼,服从指挥,能打胜仗的部队!”
     “是,陛下放心,半个月后,请陛下检阅!”
     听了这话,朱桂平很高兴。盖因黄得功在后世的评价是很高的,最后也是死于江山社稷,绝对算得上忠臣良将。而且勇猛过人,足智多谋。即便是在关外与建奴对战,在大明军队一片败绩的情形下,依然能够保证军队打胜仗,还能全身而退,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所以,有了黄得功的承诺,朱桂平一点也不担心。现在,他能做的就是给足后勤保障,保证每个月三顿肉,每人每天一个鸡蛋。这些,也都是从宫中的花销中省下来的,要不然他自己花不了多少,却全便宜了那些负责采买的内侍,倒不如省下来给士兵们加强营养的好。
    喜欢。
  

第二十三章 ?? ?末日帝国——闹饷(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