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面色骤变,神色凝重。
     骆秉章抚案沉吟,指节在案上叩击如擂无声之鼓;刘蓉眉峰紧蹙,双目凝于纸页,似要窥破字间玄机。
     良久,刘蓉沉声问道:34;此报可确?革命军真已南下?上月尚困于川北险隘,何以瞬息间竟至川南?34;
     骆秉章长叹如秋风过廊:34;莫非王应元暗通款曲,为革命军辟蹊径?”
     “李蓝旧部善山地战,若借川江水道,或可昼伏夜行,悄然南下。34;
     他转望舆图,指尖点于泸州。
     34;此处距成都仅数百里,若敌军衔尾急进...城池危矣!34;
     刘蓉急步至窗前,远眺夜色如窥深渊:34;敌军声势浩大,喊杀声逾万人。”
     “石达开、陕回、王应元三军合流,恐非虚报。”
     “更忧者,火铳声密如骤雨——此等军械,非山野草寇可拥!34;
     他忽顿足,34;速传令!调成都驻军扼守南关,增派哨骑巡查江岸。革命军若沿水陆并进,成都门户洞开!34;
     衙外忽闻急蹄声碎夜,斥候疾入:34;禀二位大人!城外现革命军传单,言39;清妖不降者,刀锋立至39;!34;
     骆秉章霍然起身,袍袖带风:34;此乃攻心之策!即刻张贴安民告示,严令收缴传单,违者以叛逆论!34;
     刘蓉亦肃然:34;当速召各乡团练,助守城防。川南诸县,亦需增兵驻守,以防敌军如蝗虫散蔓!34;
     二人正筹谋间,忽有幕僚呈上新报:34;大人!唐炯部于大渡河溃乱,李蓝旧部反戈,湘军曾传理已撤!34;
     刘蓉面色如霜,冷声断:34;曾传理畏战而遁,唐炯孤悬难支...川南局势,如大厦将倾!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骆秉章眸中厉光迸射:34;传本府令!即日起,成都全城戒严,四门增戍,昼夜巡弋!纵使革命军如猛虎下山,吾等亦当以铁壁阻之!34;
     话音未落,府衙外忽闻鸣锣开道之声。
     朝廷使者身着朱袍,手持黄绫圣旨,步履匆匆而入。
     骆秉章、刘蓉肃然迎礼,待使者展旨宣读:34;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陕西巡抚刘蓉即日赴任,督办陕省剿匪事宜;速调陕境,协同平乱!钦此!34;
     刘蓉跪聆圣旨,眉间隐现喜色。
     待使者退,他起身抚掌而叹:34;此乃天赐良机!川蜀之地险峻,革命军盘踞如虺蛇入穴,难剿难清。”
     “陕西虽亦有乱,然地势坦阔,且为陕回后方!34;
     他转向舆图,指尖划过秦岭,34;且陕为川后,若扼其咽喉,入川的各路叛军自断补给,不攻而溃!34;
     骆秉章默然良久,眉峰微沉。
     他深知刘蓉离任后,成都防务将独担重压,而唐炯、黄鼎调离,川南兵力愈发空虚。
     然君命难违,只得拱手道:34;刘公此去,陕西或可靖;然川中危局,唯望朝廷速调援军。34;
     他顿声肃然,34;陕回势如燎原,若成都失守,西南半壁皆危矣!34;
     刘蓉亦知其难,然升迁之喜难掩,拱手辞道:34;秉章兄当守成都如磐石!待吾于陕地截其羽翼,川乱自平。34;
     骆秉章对于朝廷此时的调动感到非常愤怒和不满。
     要知道,现在敌军已经兵临城下了,情况十分危急,而恭亲王却在这个时候把刘蓉调走,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更可气的是,恭亲王还美其名曰说陕西是陈扶昊的大后方,所以应该着重对付陈扶昊的大后方。
     这是什么狗屁理由!
    喜欢。
  

第288章 刘蓉任陕西巡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