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已经彻底黑了,六十盏红灯笼将‘归居照的透亮,散着红光,透着梦幻的感觉。
     “这故事就这么讲完了吗?”董雨倚在柱子上意犹未尽问道。
     “讲完了。”刘姑姑点了点头道。
     董雨感慨道:“唉,真是可惜了,为什么白文机不选择明淳之呢,她要是和明淳之再一起,或许就不会这么惨了。”
     或许,可是人生哪有或许啊。
     王清之神色微异,听见董雨这感慨似乎有些不开心,问道:“荆之岺后来怎么样子?”
     “天邑城有个将军府街,对面有个丞相府街,你们对这个丞相府,有几分了解。”刘姑姑说道。
     王清之坐在辛夷树下不语,他一般不听书。
     刘探儿抬了抬眉,看着姑姑,直接说不就完了吗,非要打哑谜。
     董雨听到丞相府,眼睛一亮,说道:“我知道,我知道,这个丞相府是指一个叫白辰的丞相,那真是个传奇,据说是哪一朝皇帝用政务给累死的,将累死了以后,一年后那个皇帝突然宣布退位。”
     “哪一朝啊,还你知道。”刘探儿摇头无语道。
     董雨对刘探儿的语气有些不爽,“不知道哪一朝也不能怪我啊,那些说书的一会儿说他是秦同皇帝那会儿,又说是秦刘皇帝,还有好几个皇帝编在一起,我就当听了乐呵,哪有时间去专研他是哪一朝的。”
     “哈哈,”刘姑姑看着他俩大闹,哈哈一笑,说道:“董雨说的也没错,这个丞相是叫白辰,他那一朝是秦同皇帝,秦同皇帝在位十三年,有十二年没有上过朝,无论是政事还是军事都是这个白辰一手掌控,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但是他也只在丞相的位置上坐了十二年,便英年早逝,这十二年里我国无论是政事还是军事达到空前强盛,百姓更是安居乐业。”
     “对外,白辰还搅动了柔利国的内政,要不是他死的早,那时的柔利差点就灭国了,也是因为白辰,给柔利埋下分裂的隐患。因为他死的早,所以当时人们都说是秦同皇帝不理朝政,什么事都让他做,才把他累死的。”
     “而秦同皇帝在他死后的一年,以雷霆手段将兵权收了回来,同年宣布退位,将王位让了他的三哥,而后秦惠王继位,那年秦同皇帝才二十五岁,退位之后,便消失了,无迹可寻,史书对他记载也是寥寥几笔。”
     刘探儿心中感叹,因为白辰的身份特殊,史书对他记载仅有直言片语,最多的只有民间野史,和被说书的加工过的话本子,若不是秦同皇帝消失前留下的一本札记,记录当时的辉煌,恐怕他们也只是历史中的一粒细沙。
     可是现在也没什么不同,秦文君的札记被秦惠王称为禁书,如今只有归居还保留不为人知的一本。知道的人屈指可数,跟细沙没什么区别。
     董雨听到目瞪口呆,惊呼道:“这都还是人吗?唉,为什么他不搞桑国呢?”
     “他就是桑国人,怎么可能整桑国。”王清之突然说道。
     刘探儿看着董雨直摇头,刘姑姑笑而不语。
     “桑国,白辰?荆辰?他是荆辰!”董雨困惑捋了一下老大话里的意思,捋完更加震惊了,“他为了白文机,放着一国皇帝不当,跑来我国当宰相,迷啊。”
     刘探儿起身,叹了一声,“有什么好迷的,前面不是说了吗,荆之岺不想当桑王,他在桑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他大哥坐上王位,而且他也不单是为了白文机,之前江城作为赔款割给了我国,后来荆之岺要了回去。”
     怪不得,之前提到江城作为赔款给了大秦时,他就觉得有些怪,江城现在明明还是桑国的领土,原来是被要了回去,董雨沉思了一会儿,“那也困惑啊,为了一城就去了其他国家。”
     刘探儿无语的拍了拍董雨的肩膀,说道:

第105章 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