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这样,杜甫前辈之前还是有些傲的。
     小的时候也是非常的顽皮。
     在《百优集行》里边,杜甫前辈有写到过:亿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所以由此可以知道,杜甫前辈您年轻时候还是非常的顽皮的。”
     只是后面不一样了。
     杜甫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点点头,眼眶有些微红,他也想到了以前的生活。
     以前父亲尚在,他过得还是非常的开心的,什么都不用操心。
     “老了,老了,就回忆往昔了,”杜甫苦笑了一下。
     其他人也了然的点点头,谁说不是呢。
     不止是老了,人在落魄,低谷的时候,总是会回忆起以前的幸福生活。
     这是不可避免的,也在正常不过了。
     “杜甫前辈说的是,”黎雾点头“那个时候的杜甫前辈您是幸福的,开心的快乐的。
     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看过公孙大娘舞剑,听过李龟年唱歌,还欣赏过吴道子的画。
     就连当时的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也对杜甫前辈您夸赞有嘉。
     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屈尊来访问他,所以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杜甫前辈家当时人脉很广呀!”
     李白一脸羡慕,岂止是广为,简直是他不敢想的,这小老弟的背景不一样呀,所以后面他怎么混得那么惨的?
     吃不饱穿不暖,建个茅草屋被风吹跑,莫不是因为安史之乱?
     “没想到子美兄之前的日子居然过得如此潇洒,当真是让人羡慕呀,”李白何止羡慕呀,如果他有这家境,他就可以直接走科举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哪里还需要弄那些弯弯绕绕的呀。
     杜甫笑了笑“太白兄,那只不过是祖上的人脉罢了,”他现在过得很清贫呀。
     “子美兄还可以走科举路不是?”李白说道。
     杜甫苦,小的摇摇头“太白兄又不是不知道,当年科举,不提也罢。”
     “都怪那该死的李林甫,简直可笑至极,说什么一个都没有考上,那一年所有考生全部落榜,这有多可笑,偏偏那唐玄宗还相信了,”苏轼摇摇头,只觉得可笑至极。
     那李林甫把科举当做什么,玩笑吗?
     偏生唐玄宗还信了,那些考生又能如何?
     弹幕
     唐太宗李世民:混账东西,考生全部落榜,你李隆基还信了,你,你,混账,混账!
     唐太宗李世民简直要被唐玄宗那蠢货给气晕过去了。
     难怪,难怪杜甫过得那般惨呢,他还以为对方没有科举呢,结果来了这么一出。
     对方既是后世承认的诗圣,那文采自然也不用多诗,肯定是厉害的。
     唐太宗被安抚着,大臣们也觉得离谱至极。
     其他朝代已经知道科举是什么了,直摇头。
     这个唐玄宗当真不是昏君吗?
     怎么会那么没有脑子?
     唐玄宗看向李林甫“你还有什么话可说的?”
     李林甫连忙跪下“陛下,陛下,这,臣知罪,臣知罪!”
     李林甫现在怕得要死,谁知道那杜甫会是什么诗圣呐。
     而且杜甫去后世这一趟回来 那就不一样了!
    喜欢。
  

第176章 年少杜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