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2章 无影孤塔[2/2页]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云影流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露出条暗河。
     河水流得很急,水面漂着几截枯木。李浣蹲下来,捧起水喝了一口——是淡水!他顺着河岸走,看见岸边的岩壁上刻满楔形文字,旁边堆着陶瓮。掀开陶瓮的盖子,里面装的不是金银,是泛着黄光的种子,还有卷成筒的麻纸。
     34;这是......34;李浣展开麻纸,上面的墨迹已经模糊,但能看出是田垄的图画,旁边写着34;麦种,耐旱三月渠图,引河入田34;。最下面压着块玉牌,刻着34;救荒34;二字。
     34;原来如此。34;李浣突然笑了,34;古人藏的不是金银,是活命的法子。34;
     暗河的尽头是座石室,墙上挂着幅巨画:一群人扛着种子,跟着水渠走,天空中画着太阳和星星。画旁题着字:34;汉元封三年,敦煌太守赵破虏率民开渠,遇大旱,藏粮种于无影塔下,待后世有缘人。34;
     李浣摸了摸石壁,发现暗河的水位刻度线——这是古人用星象观测水位,提前储存粮食的智慧!他想起长安城外的饥荒,想起去年冬天饿死的流民,突然明白这塔的意义:它不是宝藏的容器,是古人留给后世的34;生存指南34;。
     老巴图追进石室时,正看见李浣把种子往布袋里装。34;李先生,您不拿金子?34;他挠着头问。
     李浣拍了拍布袋:34;金子会烂,种子不会。你看这麦种,壳硬得很,埋在沙里能存三年。还有这渠图,等明年春汛,咱们顺着暗河开渠,荒漠能变良田。34;
     老巴图的铜铃突然响了——是他带来的三只羊在石室外啃草。李浣走出去,看见羊儿正啃着石缝里的沙葱,突然想起塔基的碎陶片。他捡起一片,发现陶片内侧刻着34;观象授时34;四个字——原来古人用塔影测日,用星象定时,连放羊都知道看云识天气,这塔,是他们的34;天文台34;。
     秋分那日,李浣带着村民在暗河旁挖渠。当第一股水漫进新开的田垄时,老巴图突然喊:34;看!塔影没了!34;
     众人抬头,无影塔静静立在荒漠里,影子真的消失了。可李浣知道,它的影子早就刻进了石壁,融进了种子,流进了暗河——这塔从来没真正34;无影34;过,它只是把影子,变成了活着的希望。
     后来,河西走廊的荒漠里多了片绿洲。人们说,那是无影塔的影子变的。每年秋分正午,总有人蹲在塔下,用铜镜对着太阳。他们不是寻宝,是在学古人的法子——看天,看地,看自己脚下的活路。
     而李浣的笔记里多了段记载:34;无影塔者,非藏宝也,藏智也。古人以砖为纸,以光为笔,在荒漠里写下最金贵的宝贝——如何活着,如何活好。34;
    喜欢。
  

第242章 无影孤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