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某种实实在在的、能改变命运的依靠。
七嘴八舌的乡音,带着最原始的、不加掩饰的热情和期盼,将郑仪瞬间包围。
郑仪站在人群中,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汹涌的、灼热的力量扑面而来。
那不是被组织的欢迎仪式,那是最底层的老百姓被真切触动后,自发涌动的、如同地火奔突般的心潮!
他伸出双手,没有选择性的握手,而是用力地、真诚地回应着那些伸过来的、粗糙的手掌,回应着那一道道灼热的目光。
“乡亲们!大家辛苦了!”
郑仪的声音穿透嘈杂,带着沉甸甸的承诺。
“政策好,更要大家干!只要你们肯干,合作社一定收!好日子,就在咱们自己手上!”
“好!!”
“跟着郑书记干!”
“跟着合作社干!”
人群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带着泥土味的朴实,带着滚烫的希望!
那声音,像初春的惊雷,在柳林村的山谷间回荡,宣告着一种沉睡已久的力量正在被唤醒。
民心如火,一旦点燃,便再也无法扑灭。
郑仪回到县委办公室,他立刻拨通了内线。
34;让郭县长过来一趟。34;
电话那头的高琳应了一声,没有多余的询问。
十分钟后,敲门声响起。
郭长河走了进来,他的步伐依旧稳健,但眉宇间的紧张却掩饰不住。今天的新闻和柳林村的轰动场面,已经如野火般传遍了整个青峰县官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郑书记。34;
34;柳林村的情况,你都知道了?34;
34;看了报道,也接到了镇里的汇报。34;
郭长河的回答滴水不漏,既不显得过度关注,又表明自己信息通畅。
34;老百姓的盼头被点燃了。34;
34;但这火候,得有人看着。34;
郭长河立刻明白了郑仪的用意。
柳林村的热情固然可喜,但如果后续的合作社收购、技术指导、资金扶持跟不上,这种热情很快就会转化为巨大的失望和愤怒!
34;郑书记放心。34;
郭长河上前半步,声音沉稳有力。
34;柳林村的合作社运转,我会亲自盯。资金拨付、技术员派驻、收购协议落实,一个环节都不会落下。34;
他顿了顿:
34;至于老杨头家那五亩柴胡,我会安排专人跟进,确保从种到收,全程服务到位。34;
郑仪微微颔首,目光中的赞许一闪而过。
郭长河确实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不仅领会了他的意图,还主动把工作想到了前面。
34;不止是柳林村。34;
郑仪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34;青山镇其他六个村的药材种植推进情况,你也要抓起来。林部长的报道只是开始,后面会有更多村、更多农户冒出来。老百姓的热情起来了,我们政府的工作必须跟上去!34;
34;明白!34;
郭长河回答得斩钉截铁。
他清楚,郑仪这是在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证明他能摆脱旧有的利益羁绊,真正站在老百姓和县委这一边!
34;还有...34;
郑仪的目光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
34;那个马红军空出来的交通局局长位置,你有什么合适人选?34;
喜欢。
第218章 把民心点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