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脉,这种人最适合当‘白手套。”
     “到时候,他要么直接阻止韩宁和你来往,要么……”
     郑仪接过他的话:
     “要么他会让韩宁反过来试探我,看能不能利用我做些什么。”
     “Bingo!”
     楚晋打了个响指:
     “只要徐敬亭主动伸手,我们就能顺藤摸瓜,钓出他背后的资金链条!”
     郑仪点头赞同,眼神冷静:
     “还有一个问题,韩宁提到的‘苏黎世拍卖会,很可能是他们近期资金运作的关键一步。如果能提前掌握具体时间和参与方,我们甚至可以在境外同步行动。”
     楚晋微微颔首:
     “这事我会汇报给贺组长,让国合那边想办法跟进,看看能不能拿到瑞士方面的配合。”
     ……
     郑仪回到公寓,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线柔和不刺眼,他注视着手机屏上韩宁的微信消息。
     “方总,在干嘛呢?”
     一条普通到甚至有些俗套的开场白,却让房间里陷入短暂的静默。
     楚晋临走前特意叮嘱过,和韩宁的接触要把握好节奏,既不能太冷淡让她失去兴趣,又不能太过主动引起怀疑。于是郑仪在手机屏幕上敲下。
     “看一本老书,《西西弗斯神话》。”
     他故意选了这本哲学随笔,因为它足够“不接地气”。
     人在面对陌生的文化符号时,往往会本能地产生两种反应,要么畏惧避开,要么产生好奇。而以韩宁的性格,她大概率会倾向于后者。
     果然,手机很快震动。
     “加缪的那本?我听说过!是说一个推石头上山的神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郑没想到韩宁竟能精准说出作者。
     看来徐敬亭确实给她灌输了不少“高雅”知识。他适时回复:
     “对,西西弗斯被众神惩罚,永远重复推石上山,而石头每次都会滚落。”
     发完这条,他故意停顿几秒,又补了一句:
     “你觉得……他为什么在徒劳中活着?”
     这是一个试探性的问题。
     如果韩宁只是鹦鹉学舌般背诵徐敬亭教她的东西,那她顶多会回一句“因为众神要他这样”;但如果她真有思考的欲望……
     手机屏幕亮起。
     “我想过这事。”
     “石头滚下来的时候,他至少……有一瞬间的自由吧?”
     郑仪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忽然顿住。
     这句话的背后,藏着某种令人心悸的“共情”。
     韩宁在无意识间暴露了自己的心理投射,她把自己代入了西西弗斯,把徐敬亭对她的控制视为“推石上山”的惩罚,而她渴望的,是石头滚落时那短暂喘息的机会。
     郑仪沉默片刻,回复道:
     “你很敏锐。”
     “加缪的确说过,‘必须想象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因为每一次滚落的瞬间,他都比众神更清醒。”
     这条消息发出后,对话框顶部的“对方正在输入……”持续了足有一分钟,最后弹出的却是一段看似无关的邀约。
     “周五晚上有空吗?半岛美术馆有个小众展览,策展人是我朋友……我们可以边看边聊哲学?(笑脸)”
     郑仪眯起眼睛,韩宁在刻意转换话题。
     这恰恰证明,她刚才那番关于“自由”的回答并非随口应付,而是触动了某些不愿深谈的思绪。
     他故意等了五分钟才回复:
     “好啊,周五见。”
    喜欢。
  

第132章 西西弗斯神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