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7章 把人民的,还给人民[2/2页]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风时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十年前的土坯房,墙皮剥落,屋角塌了一小块,用塑料布临时挡着风雨。
     “郑镇长,您真来啦?”
     老赵佝偻着背站在门口,搓着手,有些局促。
     他三天前在镇政府门口拦住了郑仪,结结巴巴说自家房子快塌了,问能不能申请危房补助。当时郑仪二话不说,掏出笔记本记了下来,只说了一句:
     “三天后我亲自去您家看看。”
     老赵本来没当真。这几年来,他找过镇政府不下十次,得到的答复永远是“材料不全”“再等等”“指标不够”。
     可今天,郑仪真的来了。
     没带记者,没带摄像机,同行的只有一位眯着眼,带着淡淡黑眼圈的年轻人。
     “赵叔,进屋说。”
     郑仪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跟着老赵走进昏暗的屋内。
     屋内比想象的更破旧。
     一张瘸腿的桌子,两把吱呀作响的凳子,灶台上搁着半碗吃剩的咸菜。墙角堆着几个发霉的麻袋,是老赵平时上山挖草药卖钱的“家当”。
     老赵窘迫地用袖子擦了擦凳子:
     “郑镇长,您坐……”
     郑仪没坐,而是径直走向墙角的裂缝,伸手摸了摸潮湿的墙面:
     “这房子不能住了,随时可能塌。”
     老赵苦笑:
     “可不是嘛,可我申请了好几年补助,一直批不下来……”
     “今天就能批。”
     “啊?”
     郑仪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表格递给老赵:
     “您先填这个,剩下的我来办。”
     老赵颤巍巍地接过表格,忽然红了眼眶:
     “郑、郑镇长,我……我不识字……”
     “我帮您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郑仪接过表格,转头对年轻人道:
     “向森,去把车上那箱牛奶拎进来。”
     向森点头出去,片刻后抱着一箱牛奶和一袋米进门。
     老赵愣在原地,哆嗦着嘴唇说不出话来。
     “赵叔,危房改造款下周就能到位,您先搬去村委会的临时安置房住几天。”
     郑仪一边填写表格一边说。
     “等新房子盖好了,我再来看您。”
     老赵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粗糙的手掌在裤子上擦了又擦:
     “郑镇长……以前那些干部都说我‘不符合政策……”
     郑仪笔尖一顿,抬头看着老人:
     “符合的,是他们的工作没做到位。”
     填完表格,郑仪起身要走,老赵慌慌张张从灶台旁摸出几个鸡蛋往他手里塞:
     “郑镇长,自家鸡下的,您拿着……”
     郑仪推拒不过,最后只拿了一个:
     “够了,剩下的您留着补身体。”
     出门时,雨又下了起来。
     郑仪看向远处雨中朦胧的山影:
     “去下一家。”
     这一天,郑仪走访了七户贫困家庭。
     他为卧床多年的李阿婆协调了残疾人补助;帮辍学在家的小燕联系了县里的寄宿学校;甚至顺手解决了二道沟村民反映多年的饮水问题。
     郑仪不觉得自己伟大,他只是做了最简单事情,把人民的,还给人民。
    喜欢。
  

第97章 把人民的,还给人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