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8章 镇里来了位年轻人[1/2页]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风时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黑色奥迪A6L无声地驶出省委大院,车窗贴了防窥膜,从外面望进去,只能看到一片模糊的暗色。
     郑仪坐在后排,没有多余的动作,挺直身体,双手自然的搭在膝盖上。
     窗外熟悉的省城风景缓缓倒退,高楼渐稀,远山隐约。
     这是权力的车厢。
     哪怕他现在只是个科级干部,但车上悬挂的省委通行证、驾驶员沉默而专业的姿态、以及这辆车的型号,都无声地向外界传递着某种信号。
     他不是普通人。
     他是省委组织部钦点的“苗子”,是王振国亲自谈话后外放的干部。
     从今天起,他踏上这条路,就再也不能回头。
     车内的沉默持续了很久。
     驾驶员是省委机关的老司机,一路上除了一次简短的确认路线,几乎没有多余的话。
     郑仪很清楚,这种沉默代表着某种规矩,在这辆车里,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要说,不该问的事一个字都不要问。
     大约两小时后,车速减慢。
     郑仪抬眼望去,前方是一个普通的高速收费站,上方电子屏显示着——“洛陵县”。
     车没有减速,径直驶向ETC通道。
     栏杆自动抬起,无人阻拦,无人询问。
     郑仪的目光落在窗外,远处起伏的山脉下,隐约可见一片低矮的乡镇轮廓。
     大塘镇。
     他的舞台。
     ……
     车驶入镇中心时,街边的摊贩抬头看了一眼,随即又低下头忙自己的生计。他们不认识这辆车,也不关心车上坐着的是谁。
     郑仪没有立刻下车,而是让司机缓慢绕行了一圈,观察整个镇子的布局。
     街道不算宽敞,但路面平整;两旁的商铺虽陈旧,但招牌整齐;街角有几个环卫工人在清扫垃圾,不远处的小广场上,一群老人正在下棋。
     表面看,一切井然有序。
     但郑仪很清楚,真正的病灶往往藏在更深处。
     车子最终停在了镇政府大院的门口。
     该下车了。
     郑仪没有立刻动作,而是从公文包里取出了一副细框眼镜,轻轻架在鼻梁上。
     这是他思考很久后的决定。
     他太年轻了。
     25岁的镇长,哪怕再有能力,在基层的官员和百姓眼里,也难免会被先入为主地贴上“花瓶”“镀金”“关系户”的标签。
     所以,他需要所有能在第一时间增加“权威感”的细节。
     眼镜让他显得更沉稳,西装的选择也特意选了深灰而非黑色,减少距离感的同时又不会过于随意。
     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到了。”
     司机终于开口,声音很低。
     郑仪点头,推开车门,迈出了踏足大塘镇的第一步。
     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八月的乡镇,阳光毫不留情地烤灼着水泥地面,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路边小餐馆飘出的油烟味。
     郑仪没有皱眉,甚至没有抬手挡一下阳光,只是平静地站定,望向了镇政府的大门。
     ……
     镇政府会议室内,空调的冷风呼呼作响,却吹不散空气中的燥热。
     大塘镇领导班子已等候多时,茶水上了一遍又一遍,但新任镇长却迟迟未到。
     “省里下来的干部,架子是真不小啊……”
     副镇长吴长山嘬了口茶,斜眼瞥向会议室门口,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他四十出头,皮肤黝黑,眼角有长期皱眉留下的深痕,说话时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
     大塘镇本地人,在基层摸爬滚打二十多年,从村支书干到副镇长,论资历,镇上没人比他更深。
     “省里来的嘛,讲究排场。”
     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赵兴汉笑了笑,语气温和,却带着莫名的轻慢。
     他是县里下来的干部,五十岁左右,穿着一丝不苟的衬衫,举手投足间透着些官僚气。
     “听说才25岁?”
第78章 镇里来了位年轻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