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午九点整,省委党校的小礼堂里座无虚席。
     四排长桌呈扇形展开,四十名学员端坐其中,每组面前都摆着精心制作的汇报材料。前排正中央,周作树、王振国等几位省委领导已落座,气氛肃穆而庄重。
     郑仪坐在小组最外侧,目光平静地扫视全场。
     今天,他们将第一个上台汇报。
     “第一组,请准备。”
     工作人员低声提醒。
     郑仪站起身,整了整西装下摆,神色如常地走向讲台。
     他的皮鞋踩在实木地板上,发出沉稳的声响。整个礼堂安静得落针可闻。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郑仪的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让每个人听清,却不显丝毫刻意。
     他没带稿子,连PPT的翻页器都没拿,只是单手轻搭在讲台边缘,眼神从容地扫过台下所有面孔,包括正中央的王振国和周作树。
     没有怯场,没有废话,甚至连开场自谦都省了。
     他直接进入主题。
     “我们组的汇报主题是‘基层减负的困局与破局。”
     “基层干部不是不想干事,而是没时间干事。”
     这句话像一把刀,直接剖开了在场许多人心里最清楚、却从来不敢明说的痛点。
     台下,王振国的眼神微微一动,周作树饶有兴趣的看着郑仪。
     郑仪讲的东西其实不复杂,无非是基层干部被会议、报表、检查压得喘不过气,真正下基层、办实事的精力反而被挤占。
     但奇怪的是,明明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从他嘴里说出来,却莫名让人觉得——这问题必须解决,而且现在就得解决。
     他没有慷慨激昂,没有刻意煽动,甚至语气都没怎么起伏,可偏偏每个字都像钉子一样,稳稳钉进人心。
     讲到关键处,郑仪微微侧身,目光看向台下某位领导:
     “这个问题,其实中央已经指明了方向——‘权责清单制度就是最好的破局点。”
     他一没批评谁,二没指责谁,就是把中央的政策原原本本摆出来,再配上江东省的实际情况分析,有理有据,坦坦荡荡。
     可正因为这样,反倒让人没法反驳,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有文件依据,每一个建议都能在中央精神里找到出处。
     台下的李在明眯起眼睛。
     这小子太狡猾了。
     郑仪根本没在搞什么“大胆谏言”,而是踩着最稳妥的政治红线,精准地推进着自己的观点,既不僭越,又不畏缩,让领导们既觉得他敢说,又挑不出错。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汇报的最后,郑仪轻描淡写地总结道:
     “减负不是减责,松绑不是松懈。”
     “只要权责清晰、考核科学、容错到位,基层干部完全能做到‘轻装上阵和‘真抓实干两不误。”
     说完,他微微颔首:
     “汇报完毕,请领导批评指正。”
     没有刻意煽情的收尾,没有假大空的口号,就这么干净利落地结束,反倒让在场不少人下意识坐直了身体,像是意犹未尽。
     周作树第一个拿起笔,在评分表上写下什么,然后抬头看向郑仪,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王振国的表情依然严肃,但手指在桌面轻轻

第75章 汇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