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6章 大胆的说法[2/2页]

大明狂相 明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件事,我站在中立的角度,说出我自己的看法。至于您说的,扫黑除恶是假的,这个话题,我想,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比如,泗州城内假币盛行,民众怨声载道。这是下官去泗州民间,实打实听到很多人说的事。百姓苦不堪言,却没有能力与当地的黑恶势力抗衡。收到假币之后,只能自认倒霉。另外,泗州城内的舞女均受一个帮派控制。有些女性不堪忍受控制,想方设法的为自己赎身,想要脱离这个帮派的魔爪。可是,就算她攒够赎身钱之后,把这个赎身钱上交,帮派成员还是不交还给她卖身契,依旧让她开门迎客。无奈之下,她只能自己想办法逃走。谁知东窗事发之后,被帮派的成员抓回去,对她进行了一次惨无人道的毒打。最终,该女子被当场打死。后来,这个帮派成员把她的尸体,搬到了一坐桥上,然后推了下去,造成了跳河自杀的假象。衙门里的仵作,刚开始的验尸报告是他杀,并派人侦查此事。后来不知怎么操作的,又定性为自杀。女子的父母不相信,计划把棺材抬到衙门里,敲登闻鼓。谁知当晚有一伙蒙面人冲进了她家里,将其老夫老母一顿暴打。老人至今被打的腿脚不便,家里也被砸的断壁残垣。后来,有位文人知道后,将此事写成文章,到处流传。事情闹大以后,凤阳府的都察院衙门,决定对此案进行调查并成立了调查小组。可当调查小组下去调查的时候,死者的父母突然改口,一口咬定自己的女儿是自杀,并阻拦督查小组的大人们开棺验尸。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经过调查,才知道。原来是有人威胁二老,给了他们两个选择。要么拿一大笔足够养老的银子,息事宁人。要么,老两口如果再抓住这件事不放的话,对方很可能会加害于他们。老两口怕了,便选了第一个条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唐明云说完这个例子之后,诸如此类的例子,他一口气向三位大人举了好几个。
     这两个月,他在五州十三县内,净看这些案子了。
     他脑子里还有一大堆,有关黑恶势力的案子。
     最后唐明云说道:“诸位大人,若不在凤阳府境内,掀起一场扫黑除恶行动,这件案子永远都会成为悬案,疑案。受害者无法沉冤昭雪,施暴者依旧在外横行霸道。范大人替天行道,对这些黑恶势力进行有效的打击,怎么能说是假的呢?若是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是假的,是在做什么口碑,让百姓念他的好。那要我说,凤阳府的老百姓,就喜欢这样做口碑的大人。他们欢迎范大人的做法,也欢迎这样的假。那些说凤阳府扫黑除恶是假的人们,也许在他们看来,自己搞的那一套才是真的吧。可是这么多年,他们搞的那些真,为什么不能替冤死者讨个说法。为什么那些黑恶势力在多年以后,依旧在百姓当中为非作歹,逍遥法外。莫非这样就是真?大街上随便找个老百姓问一问,孰真孰假,立竿见影。”
     长者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道:“你的见地比较特别。”
     唐明云说:“是吗?有个成语叫盲人摸象。在看不到全局的情况下,摸象腿,就说大象长得像腿。摸大象的尾巴,就说大象长得像尾巴。这位大人,下官不敢妄言。但下官敢确定,整个凤阳府没有人,比我对凤阳府下辖五州十三县,扫黑除恶的情况了解更多,掌握更为全面的了。若是任何人的判断,都基于盲人摸象这个思维误区的话。我敢这么说,对这只大象,下官看的最透彻。那些没有了解清楚状况,就捏造事实的人,如果不是管中窥豹,不是只摸到了大象的尾巴,或是象牙,那就是有意误导,居心叵测。”
     结束了谈话之后,唐明云在回家的路上觉得,自己对钦差大人所说的那些话,应该对范明的仕途起到的积极作用。
     当然,他也知道对于这种,被人检举之后的职务审查,朝廷派下来的大人,往往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被调查者的。
     唐明云不知道范明未来的仕途究竟如何,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又将飘向何方。
     就这样,他在自我安慰以及心惊胆战中度过了几天。
     几天之后,凤阳府巡抚衙门里传言,钦差大人就像神秘而来那样,又悄然离去了。
    喜欢。
  

第226章 大胆的说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