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大人继续问道:“我们看到了一些折子,这些折子是凤阳府各州县,对本地黑恶势力的调查结果。有些地方说,自己本地根本没有黑恶势力的存在。”
唐明云一脸平静的说道:“各位大人肯定也看到了另外一份折子,这份折子比各州县的级别更高,是凤阳府巡抚衙门,就此次扫黑除恶,拟出来的折子。凤阳府巡抚衙门对此次扫黑除恶,得出来的结论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老者伸出食指,指了指唐明云,对他说道:“明云啊,明云,你不愧是教书先生出身,钦差面前奏对,不失敏锐,不失风范。”
唐明云继续说道:“下面各州县不断的往巡抚衙门里送折子,而巡抚衙门呢,每天在读大量的,由下面送来的折子。我不知道,各位大人是如何看待,这些自下而上送来的折子的。但在我的眼里,批阅折子是学问,而且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
老者微微一笑说道:“那就让唐大人给我们说说看,批折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学问呢?”
唐明云说:“下官不才。以下关的见解,这里的学问,并不是要读懂折子上写着的内容,而是要读懂折子上没有写的内容。读的不是折子,而是上报折子的那些衙门的想法,读的是各州县在拟折子的时候,想让读折子的大人们知道什么,又不想让他们知道什么。若我读这些折子,我肯定会想到一件事,有些州县没有扫到黑,此事会让他们非常被动。”
年轻一些的大人继续问道:“你刚才不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州县都有黑恶势力吗?那你现在为什么又说,没有扫到黑,会让这些衙门感到非常的被动。”
唐明云说:“大人就是大人,思维敏捷,一下子就抓到了重点。”
年轻的大人说:“唐大人切勿巧言令色,请直面我的问题。”
唐明云说:“大人误会了,下官并非巧言令色。有的折子上上报,他们当地并无黑恶势力的存在。若把此事当成一个结论的话,那么在得出此结论之前,一定还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什么?在我看来,只有两种可能。”
老者微微一笑:“唐大人,你说的前提,是哪两种?”
唐明云说:“第一种,可能是这个州县,确实没有黑恶势力的存在。第二种可能,他们那里有黑恶势力,只不过衙门没有扫到罢了。”
老者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确实有且只能有这两种可能,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此时,唐明云不想再对面前的三位大人,摆出一副贴身幕僚的姿态。他知道这三位大人过来,对范明进行职务审查,就说明已经有人,将此事捅到朝廷上去了。
范明若是,在凤阳府巡抚大人的位子上,安然无恙,或是再往上提一提的话,唐明云的前途自然也是青云直上。
可若是范明没有度过这个坎儿,且不说他未来的政治命运到底如何。就目前来看,他一定和他的前任林渊一样,被凤阳府的本地帮赶出凤阳府,那么唐明云未来仕途的命运,就可谓是风雨飘摇。
所以唐明云决定,把自己做教书先生时候的敏锐,和做狂士时候的锋利全部都拿出来,刺一刺面前的这三位大人。
此事关系到他的政治命运,和未来仕途的发展。
无论能不能起到作用,他都必须一试。
于是,他把自己的声音提高了一些,眼睛里也露出了一些锋芒说道:“下官家里有一个女儿,现在在雅风书院的女子学院里,学习琴棋书画。她若是在书院里没有认真听讲,回答不上来先生的问题,被先生批评。我问她为什么回答不上来先生的问题,她自然不会说,是她在课堂上思维游离,没有认真听讲,或者承认自己能力不足,她一定会找一些外因来搪塞我。这据说,是很多人的劣根性。是不是我不知道,但我敢确定的是,如果有两个结论摆在自己的面前,可以任意做选择的话,任何人都会选择那个,对自己更有利的那个结论。”
年轻的大人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有的地方上的折子,上书当地没有黑恶势力的结论,对他们更有利。”
唐明云说:“这是自然。若当地有黑没有扫到,上面就会进一步的追问,没有扫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当地衙门大人们玩忽职守,懈怠公务,还是在扫黑除恶的行动开展之前,当地衙门中有人,将风声透露了出去,让那些黑恶势力闻风而逃?亦或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如此一来二去,问题就复杂了。可若是在他们在汇报公务的折子上,写的是本地没有黑恶势力的存在,上头自然没办法再进行连环追问。对于那些州县来说,这是最省时省力的做法了。”
喜欢。
第225章 职务审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