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替他们通风报信。否则,为什么这么多的人,会联合起来,变成铁板一块,刀插不进去,枪捅不破。这难道不足以令人生疑吗?刘同刘大人,曾跟我探讨过此事。他和我想的一样,若有几十个人联合起来,不肯开口,可以认为,这些人联合起来,拼死一搏,负隅顽抗。可是,一两百个暴徒联合起来,拒不审问。这个事情,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了。我想,这么多人,总不可能是铜墙铁壁吧。只要将这些人,内部的团结打散,使之失去平衡,此事方能有转机。”
范明问道:“那你觉得,应该怎样,来打破这种平衡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明云说:“老爷,我想此事,能不能这样。先把那些已经调查清楚,犯罪情节较轻的一批黑恶势力,移送衙门,要求衙门尽快审理,限期让他们先判决一批。也有一些犯案情节不重,并没有触犯刑法的,可以按照其他规定处理。这样的话,他们之间可能会出现,分化的局面。”
范明继续问道:“那么,那些尚未查清的黑恶势力呢,他们怎么办?”唐明云说:“肯定不能把他们,继续留在寿州。我觉得,寿州这个地方很奇怪。之前,出了个杜如晦,后面又出了一个赵光明。这一次,又搞出一个,云中街的黑恶势力来。有因必有果,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您说,这种事为什么不出现在,和寿州有一河之隔的颍州呢?倘若真的是蛋出的问题,那这些苍蝇绝不能留在寿州。顺着这个方向去考虑,那些人之所以不配合,调查小组里的审查,会不会是因为,他们和外界有所往来,外界的消息,能够实时,传到他们的耳朵里。会不会是这些外界的消息,给了他们希望。若真是这样的话,我们需要第一时间,斩断他们和外界的联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效仿督察院办案一样,异地办案。之前处理了一批,犯案情节轻微的人,剩下的并不是很多。完全可以把这些人,转移到咱们这里,或者是其他地方。”
唐明云才知道,就在前一天上午的时候,高雷已经派人,将那些犯罪情节较轻的罪犯,一部分交由寿州知州衙门审问,另一部分交由寿州扫黑除恶小组进行审问。
剩下的一些犯案情节较重,和一些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的嫌疑人,全部发往粟州监牢。
可见,范明此时问他想法,并不是想要问唐明云,如今如何是好?
而是想听一听,他的思路。
谈完这个问题之后,范明再次问他:“对于第二种情况,你有什么想法呢?”
唐明云说:“第二种情况,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些在逃的黑恶势力,缉拿归案。往常,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都是对其进行批捕。可是,在现今的扫黑除恶情况下,批捕此法,显然不太合适。毕竟,五州十三县涉及逃跑的黑恶势力,人数不在少数。一旦开展批捕行动,动用的人员太多,消耗巨大,也不能保证,能将这些人,全部缉拿归案。奴才在下面巡视的时候,有位大人提了一个建议,说是让咱们想一个法子,让这些在逃的黑恶势力相信,他们的案子已经了结了,扫黑除恶一事的风声,也过去了,后续的事情,衙门也不会去追究。这些在逃嫌犯,若是确认,风头已经过去,极有可能陆续返回家中。毕竟,在外面千好万好,始终不如在家里好,更何况在家里,还有巨大的利益链条,等着他们去恢复,去开展,甚至去收缴钱财。若是能回,他们必然会马不停蹄的,赶回家中。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想一个什么法子,让这些在逃的嫌疑犯相信,此次凤阳府扫黑除恶行动已经结束,而不是一个请君入瓮之计”
范明说:“明云,你看这样可以吗?你刚才不是建议,寿州采取下一步的行动吗?咱们可以在行动的时候,利用邸报,和衙门的公告,进行宣传。向百姓们告知,此次扫黑除恶行动,凤阳府五州十三县,已经取得大捷。目前衙门已动用,所有的人力,物力,主要攻克防洪,防汛,救灾赈灾的公务上来。”
喜欢。
第222章 君前奏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