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4章 情绪管理[2/2页]

大明狂相 明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唐明云听到这些老者说的话之后,当即就觉得,说这话的人,一定是受了奸人所惑。
     杜如晦的案子,到现在才多长时间。
     从抓捕到现在,不过百天。
     放眼大明朝,有哪件贪墨案,因为在百日之内没有结案,便传出这么多的闲言碎语来。
     更别说,赵光明一案,发生的时间更短。
     为什么有人希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草草结案,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这期间,唐明云无数次的,观察范明。
     只见他从始至终,面带笑容。
     对每一位老者的发言,他都一脸认真的听着。
     听到重要的事情,便会记录在册。
     不过,至于他到底写没写东西,或写了些什么,那只有他自己知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少从唐明云看来,范明的态度是端正的,他极认真的在听,这些老者们讲话。
     仅此一点,唐明云便对范明,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才是真正有格局的政治家,无论遇到怎样的局面,直面任何难听的话语,都始终能保持镇静。
     至少从表面上来看,范明的情绪管理,和表情管理,不是寻常人能做到。
     除此之外,这些老者还向范明提了一些意见。
     这些意见,和凤阳府的名利场上的关系不大。
     更多的是,涉及到他们自身的一些利益。
     诸如,这些老官员们的宅子,年久失修,有些破败,他们询问范明,凤阳府巡抚衙门能否集中整理修缮一次。
     遇到这些问题,范明能当场解决的,便会当场,叫相关负责的大人们,限期解决。
     后来唐明云才清楚,范明并不是天生就像现在这样,表面镇静。
     有的人,或许可以通过训练的方式,高度控制自己的表情变化,让自己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可是有些东西,并不是有强大的意志力,就能控制的,比如一个人的酒量。
     喝酒的人都知道,每个人的酒量都是有定量的,由于心情的影响,酒量也许会适当增减。
     当情绪波动较大时,增减的幅度自然也会变大。
     范明酒量到底如何,在整个凤阳府的名利场上无人知晓。
     他是凤阳府巡抚大人,在饭局上,他说不喝,就没人敢敬他酒,他说喝就喝,但也没人敢劝他酒。
     只有在那种都是平级,或是彼此没有官位顾忌的酒局,范明才可能敞开喝酒,这种场合,常人是碰不到的。
     唐明云因为是范明的贴身幕僚,因此有幸见过几回。
     此次酒会,和那些告老还乡的老大人们,一起喝酒的人数众多,其中位高权重的大人也多。
     这些人虽然在野,但名利场上,还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生门徒,不在少数。
     光是级别比范明高的老者,就有四十多位。
     若是这四十位老大人,一一给范明敬酒,范明恐怕不能推辞。
     巡抚衙门的幕府,已经事先,做好了准备,故意给范明准备了一个特制的酒杯。
     表面上看,范明的酒杯和其他人拿的酒杯,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范明的酒杯,比其他人拿的酒杯杯壁要厚。
     范明敬酒的时候,身边会有一位幕府的大人跟着。
     唐明云对那位大人特别交代,每次给范大人倒酒的时候,都不准倒满,最多倒一半。
     敬到最后,唐明云趁一次机会,将范明酒瓶里的酒,换成了水。
     唐明云对范明的酒量,还是很有信心的。
     他觉得,范明喝到这会儿,一定还是清醒的。
     但实际上,觥筹交错之后,酒席散去,唐明云感觉,范明有些微醺的意思。
     离开酒楼后,张涛一脸殷勤的迎了上来,对范明说:“范大人没喝多吧,我送您回去吧。”
     范明说:“张总管有心了,明云陪着我就行。你张罗了一天,一定累了吧,快回府休息吧。”
     唐明云暗忖,今日或许是个可以单独面见范明的机会。
     唐明云趁着范明和众位大人寒暄的时候,走到郝莹面前对她说:“你帮我去雅风书院,院长王玉伦的府上带个话,让他来范府门前候着。”
    喜欢。
  

第174章 情绪管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