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将这两个案子的结案文书,留中不发呢?
难道,真的是因为,年底的公务太多太忙,来不及处理吗?
唐明云并不这么想,他认为,范明心里也清楚,这两桩案子只能如此结案。
只不过,他要将结案的时间,尽量的往后延。
对某些人来说,如此做派,也是一种威慑。
结案的文书递到范明面前,已有十多日的时间。
赵元向唐明云打听此事时,唐明云对赵元说:“赵大人,范大人年底的公务,实在太多了。每天批公文,都批到深夜。可能还没有批到结案公文吧。”
赵元对唐明云说:“贤弟,你也知道,眼看就要过年了。都察院的调查小组怎么办?让他们继续停留在凤阳府的郊外别院,按兵不动?还是都让他们撤回来。贤弟也知道,调查小组在没有得到结案公文的批示之前,是不得擅自撤离的。眼看着快春节了,大家都有些着急,不知道年前是撤,还是不撤。”
此次,唐明云自作主张,对赵元说道:“兄长,我建议先不要撤。不光不能撤,还要趁着春节的这段日子里,搞出些动作。比如,抓一抓凤阳府名利场上的廉政建设,向凤阳府的大小衙门里,宣传一下反腐倡廉。”
至于王玉伦对唐明云说的事儿,唐明云终于找到了一次合适的机会。
晚上,凤阳府的巡抚衙门里,组织了一年一度的迎春酒会。
酒会上,以巡抚衙门范明的名义,邀请那些,在凤阳府内闲居,告老还乡的老大人们,进行交流。
酒会分为两部分。
下午,这些告老还乡的大人们,来巡抚衙门喝茶聊天,交流心得体会。
晚上,巡抚衙门组织酒会。
有些当年在朝野的大人们,虽然已经告老还乡,但参政议政的热情,丝毫没有退去。
往常,他们是没有什么机会,见巡抚大人。
如今巡抚大人就坐在他们面前,这些老人,终于等到这个机会,对范明说了很多话。
唐明云陪在范明一旁听着,心里十分不爽。
他的心里,无数次想说四个字,那便是:倚老卖老。
这些人都远离庙堂,对目前凤阳府名利场上真正的局势和情况,知之甚少。
仅凭着那些街头巷尾的传言,和道听途说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乱点乱放,胡乱指点。
也有一些曾经位高权重的大人,告老还乡在家,很有可能,受到了某些大人们的蛊惑,以为自己对凤阳府的名利场了如指掌。
竟当着范明的面,颐指气使,口出狂言。
喜欢。
第173章 老朽酒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