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想留唐明云一起吃个便饭,唐明云没有答应。
唐明云离开都察院的衙门之后,直接回到了巡抚衙门,他自己的房间里。
他整理了一下手头的公文,眼看着夕阳西下,便把房门锁好,走出巡抚衙门的大门。
唐明云拦了一架马车,坐了上去,径直驶向凤鸣楼。
唐明云走进包厢的一瞬间,里面几十位大人,几乎在同一时间,齐刷刷的站起身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对唐明云纷纷表示欢迎。
唐明云心里清楚,今天的晚宴,排场一定很大。
上次殷宏请自己吃饭的时候,他已经见识到了。
如今的大人们,都喜欢那种前呼后拥、高高在上、万人敬仰的感觉。
若是凤阳府里的哪位知县大人出行的时候,只带着一个侍卫和一个师爷的话,肯定会被别人在背后说闲话。
他快要下去了,你们快看,以前围在他身边的人那么多,现在全都不见了,这就是他要下去的信号。
也许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后,会说:你在名利场上,走你自己的仕途,何必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呢?
这种话用在其他地方,对不对未可知。
但用在名利场上,百分之百是错误的。
如果大家都认为,你手中已经没有了对权力的掌控能力,再也没有人听你的命令了,那你还会拥有权利吗?
权利要的就是,一呼百应,众星拱月。
无论那些星星,是否真的愿意拱你这没月亮。
最起码你说的话,有人会听,也有人执行。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众人才不敢当面,与你离心离德,脱离你的掌控。
唐明云虽然对这种千呼百应的气氛,有了心理准备。但他还是对另外一件事,显得十分惊讶。
这一屋子的朝廷命官,并不是拥簇着杨修,以杨修为首,来发号施令的。
整个包厢的真正重心,是粟州从五品知州大人郭子阳,和雅风书院的院长,王玉伦。
王玉伦还有一个身份,那便是从五品奉训大夫。
论官职,郭子阳和王玉伦是一样的。
但论实权来说,很明显,郭子阳拥有的实权,比王玉伦要多。
这两人在这个时候,同时约见自己。
唐明云自然知道,他们两个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郭子阳在亳州任同知的时候,是一个颇受百姓爱戴的大人,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
当时亳州的老百姓,还给他做了一把万民伞。
也正因为如此,贺弘文从粟州,调任凤阳府巡抚衙门同知的时候,范明让郭子阳接替了贺弘文的位子。
按照郭子阳当时的情况,他的靠山,前任凤阳府巡抚大人林渊,已经告老还乡。
按理来说,郭子阳的仕途,很难再往上走了。
谁都没有想到,范明竟然提拔了他。
郭子阳到了粟州以后,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顺利。
其一,粟州是贺弘文打下来的天下。
很多大人更乐于依附在贺弘文那里,对郭子阳并不感兴趣。
其二,粟州同知岳子山,在贺弘文调任之后,并未能顺利升
第164章 前呼后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