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范明的幕僚,唐明云深知,和范明讲话,是一件需要万分谨慎,且充满风险的事情。
有些时候,贴身幕僚,就是大人们的眼睛和耳朵。
范明通过唐明云,可以知道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以便从多方面,对一件事情进行分析。
不过很多时候,大人们会选择性的,听幕僚跟他说的话。
若是幕僚所说的话,恰好是大人们想要听到,或者是想要知道的。
这个时候,大人们不仅会侧耳倾听,并且,一定会认真对待此事。
若是幕僚说的话,是大人们不愿意听,也不想听的,大人们会当成耳旁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或者压根就没有听。
其实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可是当幕僚说的有些话,引起了大人们的不是,或反感。
大人自然会对幕僚,在心里产生一些看法,逐渐改变对幕僚的印象。
这些话恐怕就没办法全部当做耳旁风了,显然有些物极必反。
唐明云跟着范明将近半年的时间,他自己很有一套和范明讲话的方法。
其一,他必须掌握有关凤阳府巡抚衙门里的大小事务,以便随时准备范明的发问。
当范明问到任何关于公务上的问题时,唐明云必须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给出范明想要的答案。其二,作为范明的贴身幕僚,唐明云随时随地担任着范明的千里眼顺风耳。
很多时候,在和范明交流之前,陶明云必须在脑袋里,把每一句话都要缜密严谨的编排出来。
在对范明说话的时候,争取做到不多说一句废话,也不少说一句重要的话。
其三,在有些情况下,唐明云想告诉范明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有极大的可能影响范明对某些事物的看法。
对于此类事情,范明的表现往往十分警惕,唐明云稍有不慎,哪怕只说错一句话,很容易引起范明对他的反感。
所以,当唐明云必须要说这种类型的事情时,就要找一个合适的私人时间,将这些事情夹杂在范明需要的其他事件中。
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捎带嘴的告诉范明。
古人云,祸从口出。
古人亦云,伴君如伴虎。
这两句话,对于作为凤阳府巡抚大人的贴身幕僚,唐明云来说,再贴切不过。
唐明云深谙此道,所以他在说完这些话以后,便没有继续再说什么。
若是范明主动问,他还会回上两句。
但他话音已落,看到范明并没有再过问此事。
而是再次提起笔来,继续练字,也便缄默不语。
唐明云曾经设想过,当他把此事告知范明之后,范明一定不可能坐视不理,任之发展下去。
他甚至把自己放到范明这个位子上谋算过。
在唐明云看来,范明应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把这件事儿摆在台面上。
要么开会议论此事,要么把凤阳府的几位要员请到自己书房里来,分别谈话,试探一下这几位大人的意思。
在征得绝大多数大人们的同意之后,他再讲出自己的态度。
后边儿的几天内,范明仿佛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从未向任何人提起。
&n
第126章 职务审查的时间太长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