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成拙,影响自己在范明心中的看法。
时间一长,他就发现,其实范明心如明镜,他明白唐明云所受的委屈。
范明很少在唐明云的面前,就某件具体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态度,公开为唐明云做主。
但范明的心里全都明白。
尤其是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上,他的处理方式从表面上看,有些不经意,但往往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让唐明云感恩戴德。
比如之前,张涛因为杜如晦堵在范明书房门口一事,大做文章。
在范明的书房外,劈头盖脸的痛骂唐明云,让他下不来台。
这个时候,范明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但他却走了出来,简单的两句话,不仅替唐明云解围,也让唐明云在以后更加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也恰恰只是这简单的一两句话,唐明云便已经知道,范明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己人。
毕竟,范明心里知道,杜如晦堵在自己的门口,全都是张涛使得小伎俩,只不过他没有点破罢了。
两人刚走出驿站,张虎便带着几个换上常服的侍卫,手持短刀,悄然跟在了两人身后。
虽然张虎和范明,唐明云之间保持着一段距离,但还是被眼尖的唐明云察觉到了。
他心里有些纠结,不知是否要将此事告知范明。
作为范明的贴身幕僚,自然要在大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机敏和睿智。
但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切不可让大人们认为,你只有一些小机敏,而没有大局观上的大智慧。
这种个人印象,一旦烙在大人的脑海里,若想去除,也是极难的。
此时,日暮降临。
这个时刻,街上已经没有了,白日里的喧闹。
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已经回到家里,此时大概也都用过了晚膳。
准备开始夜生活的百姓们,尚未动身。
大街上的行人和马车,都比白天少了许多。
日暮降临,白日里炙热的气温,正在缓缓退去。
微风拂面,带来阵阵清爽。
踱步街头,让人有种浑身舒爽轻松之感。
范明一言不发的走在唐明云的前面。
他置身于街巷,悠哉悠哉,脚步轻快,全然没有刚才在驿站里那种端着的状态。
唐明云紧随其后,和范明保持着极其微妙的距离。
他必须保证,自己不能走到范明的前面,或与他并排。
而且还要保证,范明若是要跟他说话的时候,微微扭头,便能看到他。
所以两人始终保持着,不到半个身子的距离。
走了一会儿,范明对唐明云问道:“你对泗州熟悉吗?”
唐明云欠了欠身,说道:“回老爷的话,小的来过十多次泗州,对这里也算是有些熟悉。”
范明继续问道:“依你之见,泗州什么地方,最值得去呢?”
唐明云说道。“这就要看老爷此行的目的了。”
范明一边踱步,一边说道:“今夜,我不想做凤阳府的巡抚大人,只想做一个普通人。就好比是泗州的一位普通百姓,或者外来客商。前来欣赏泗州的美景。”
唐明云说道:“那老爷不妨移步盱眙滩。”
喜欢。
第111章 今夜,我不是巡抚大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