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2章 魏相又搞出幺蛾子了?[1/2页]

晋上卿 熙檬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以立法而言,晋国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前列。
     若是以后世某些靠嘴吃饭的人来说,那就是:“晋国人生来就具有严谨的态度,正是这种人生态度让晋国有了法律诞生的土壤,而严谨的晋国人又将晋国的法律一步步的推进,终于让晋国变成了强大的国家。”
     这种话看上去颇有道理,但实际上是典型的用结果倒推过程,但又严重缺乏必要推理逻辑能力,只能靠脑补瞎写一气的屁话。
     达尔文若是真的地下有灵,知道自己的进化论提出来几百年之后居然还有人如此愚蠢,那是必然要揭棺而起的。
     晋国为何重法,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晋国无礼,无德。
     众所周知,周王朝虽然是周武王所建立,但真正奠定了周王朝制度的乃是周公旦,而周公旦为晋国建立的制度便是“礼制”。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人、庶民,所有人都被礼制所包含,所有人在礼制之中都有一席之地,整个周王朝的制度和统治秩序由此确立。
     但,如果一个诸侯国违背了礼制呢?
     晋国就面对着这个问题。
     作为晋国姬姓公族所建立的国家,原本应该严格按照礼制,以嫡长子继承晋侯之位。
     但是从曲沃桓叔开始,一直到曲沃武公弑杀大宗篡位成功,曲沃氏小宗完成了对晋氏公族大宗的逆袭,在齐桓公的支持下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晋候家族。
     这虽然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但这并不合周礼。
     天下人不是傻瓜,晋国人也不是傻瓜,所有人都知道曲沃氏的君候之位是无礼而得,是无德之举。
     那么问题来了,曲沃氏要怎么样才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安抚民心,让自己的篡位统治能安稳的继续下去呢?
     曲沃氏的统治者们想到了“法”。
     讲不了理,讲不了德,那就讲法吧。
     用法律来约束国中的大小贵族和平民,来巩固晋国的统治秩序,不就能摆脱无德、无礼的局面了吗?
     所以,晋国就成为了诸侯之中最讲“法”的国家。
     晋献公重用士蒍,推行“士蒍之法”,政治上实现“国无公族”,加强君权,扩充军队。
     晋惠公时期,晋国推行“爰田“和“州兵”制度,公族和卿大夫们,从此可以建立自己的军队。
     晋文公行郭偃之法,政治上举贤良、赏功劳,经济上奖励耕种,鼓励通商,扩张税源;军事上改革兵制扩展三军,实行军政合一。晋国成为军事强国,但也由此将卿大夫们的权力极大提升,迎来了赵盾时代。
     赵盾时代,进一步的对法治进行了规整和收束,让晋国的法律更加严明,同时也通过法律将大权都集中在了六卿为首的卿大夫手中,越发的削弱了公族的势力。
     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诸侯的国还是卿大夫的家,只要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障足够强大的力量,就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本大夫跟你们说这么多,现在你们应该明白颁布成文法的意义所在了吧?”魏相朝着面前众多的夏邑、华邑官员问道。
     众人沉默片刻,有些点头有些摇头,摇头的数量看上去显然还要更多一些。
     魏相气得直翻白眼:“真真是朽木不可雕也!那本大夫问你们,想不想让夏氏成为将来大晋最强的家族?”
     “想!”这一次的答案倒是异口同声。
     魏相点头,抓住面前的大红布,道:“想,那就干!”
     大红布被魏相一拉,直接从面前的大石板之中脱落下来。
     这块石板立于夏邑市场大门口,任何走进市场大门口的人都能看到。
     上面清楚的用晋国文字写着:
     “夏氏法十三条:
     一,大夫犯法,与士人同罪。
     二,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三,凡夏邑国人,一年须有三月服兵役,可用军资相抵。
     ……
     十三,隶臣、隶妾者,可凭军功、金钱赎买自由,主人若无正当理由,不得阻拦。”
     看热闹是人的天性,更何况今日魏相特地下令召集了夏邑之中的所有人,因此市场门口更是人

第262章 魏相又搞出幺蛾子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