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6章 谁说的?魏相说的[1/2页]

晋上卿 熙檬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无需多说,那么士会作为当年赵盾不惜败坏晋国在国际间的威望也要让魏寿余从秦国骗回来的人,士会的才能也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魏相并不怀疑士会的判断,而是问道:“麻烦到什么地步?”
     士会摸了摸胡须,淡淡的说道:“到今天为止,大晋依旧不知道究竟有几个诸侯能够前来扈邑会盟。”
     魏相和士燮的神情不约而同的变得凝重起来。
     这件事情粗一听似乎没什么,别人不想会盟就不来呗,难道不来还能对晋国造成损失不成?
     确实能。
     晋国的霸主地位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诸侯之伯长”的口号而已,而是一套晋文公从齐桓公那边学来,并由赵盾发扬光大,近乎制度的一个东西。
     作为霸主,晋国有权让服从自己的诸侯们每年上贡不菲的物资金钱,晋国出征的时候有权征调这些诸侯率军出征,诸侯们如果不服从晋国的话就会被晋国的大兵征讨。
     用一个西方惯常的说法而言,这些服从于晋国的诸侯国都可以算是“半附庸国”,晋国和这些半附庸国组成了一个“大晋国”体系。
     在后世有一个和大晋国体系表现不同但本质相同的组织,它的名字叫做“北大xi洋公约”。
     维持大晋国体系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会盟,因为每一次会盟都会重申和签订新的盟约,谁不来就等于是离开了这个大晋国体系,就等于晋国少了一个甚至多个半附庸国,对大晋国体系造成了实实在在的损失。
     就和北约有华约作为对手一样,大晋国体系同样也有一个强大的对手——由楚国主导的大楚国体系。
     一般来说,背离大晋国体系的国家往往都会选择投入楚国的怀抱,这一来一回等于是把晋国的损失加倍了。
     这就是为何士会也觉得事情麻烦的原因。
     士燮忍不住提问道:“父亲,为何会有诸侯想不来?”
     士会摸着胡须,淡淡的说道:“因为赵宣子的逝世。”
     赵盾相当于晋国国君,所以赵盾的死相当于一名统治了晋国二十年的明君逝世,其他诸侯因此产生疑虑和迟疑是可以理解的。
     魏相想了想,道:“柳棼之战的胜利难道还不能让他们打消疑虑?”
     士会叹了一口气,道:“赵宣子毕竟不是君候。”
     魏相楞了一下,然后完全明白了。
     假如赵盾就是晋侯,那么赵盾死后赵朔就成为晋侯,然后赵朔又打赢了楚国,一切自然就都平安大吉。
     但赵盾并不是晋侯,甚至赵盾的继承人赵朔也不是上卿,不可能像赵盾当年那样完全掌控大局,反而是一些晋国内部的事件传出来之后让其他诸侯隐约察觉到晋国内乱的倾向,就连柳棼之战的胜利都无法完全打消这些诸侯的疑虑。
     想明白之后的魏相笑了起来:“外舅放心吧,小婿觉得大晋的威名终究还是有的。这些诸侯们或许迟疑,但最终必然都会到来。哦对了,陈侯除外。”
     士会有些奇怪的看着魏相:“为何陈侯除外?”
     魏相十分认真的说道:“小

第176章 谁说的?魏相说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