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章 算算矿洞的收益[1/2页]

封疆悍卒 宿言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地主家鸡飞狗跳。
     林川自然是啥也不知道。
     此刻他正蹲在铁匠铺前,目光盯着土炉里翻涌的火舌。
     热浪裹挟着刺鼻的硫磺味扑面而来。
     两个辅兵赤着膀子,拉动着风箱。
     每拉一下,炉内的木炭便炸开一片火星。
     “总旗,这批矿石成色比预想的好。”
     赵铁匠用铁钳夹起一块矿石敲了敲,“听声响,含铁量能有四五成。”
     林川点点头,随手拿起根木炭,在地上演算着。
     在矿洞的时候,他特意算了算开采的情况。
     “矿洞里能下二十个壮劳力,日出矿石八十担。但筛选出能用的,怕是只有六成。”
     “老法子冶炼,十斤矿石能出三四斤铁。”
     赵铁匠转头看向堆积如山的矿石,
     “可咱们就三个风箱,算下来一天也只能炼六炉。”
     “六炉?”
     林川算的飞快,
     “每炉按二十五斤算,一天就是一百五十斤铁。”
     赵铁匠咧嘴笑了,露出缺了门牙的牙床:
     “总旗果然是读书人,不用算盘就能算出来?”
     林川笑了笑,继续在地上画了几道:
     “刨去两成损耗,一个月差不多四千斤生铁。生铁一斤能卖六十文……”
     他的声音顿了顿,开口道,
     “四千斤就是两百四十两银子!”
     旁边的胡大勇一直盯着他在画的“鬼画符”,听到这个数字,整个人都懵了。
     “两百四十两?比每个月的例银还多!”
     “但还得扣去成本。”
     林川又在旁边画起计算公式,
     “二十个采矿的弟兄,每人每月八钱银子;五个运矿的,每人六钱。再算上铁匠铺的木炭耗材……”他快速计算着,“每日开销就得一两三,一月四十两。”
     胡大勇扒拉着手指头,有点算不过来。
     不过最后的数字他是听懂了。
     “两百两!总旗,咱们是不是不打兵器,光卖生铁也行啊?”
     “不卖生铁。”
     林川摇摇头,“全部打成箭头。一支箭卖给卫城大营八十文,一斤铁能打五支。四千斤铁就是两万支箭,能卖……一千六百两!”
     胡大勇倒吸一口凉气:“啥?!”
     “但咱们只有三个铁匠。”林川冷静下来,“赵叔,每人每日最多能打多少支?”
     “现在能二十支,熟练的话,也就三十支。”
     “嗯……一个月两千,一百六十两银子……”
     林川眉头紧皱,“太慢了。赵叔,能不能多招几个铁匠?”
     “哪有那么多现成的。”
     赵铁匠摇摇头,
     “铁匠得花时间练,手上没功夫,打不了三棱箭。”
     “那如果让你带学徒呢?工钱另算!”
     “带学徒?”
     赵铁匠一听工钱另算,眼睛一亮,
     “可以让采矿的弟兄晚上学!我带他们,三个月就能上手。”
     “好!就这么办。”
     林川站起身,“胡大勇,从明天开始,矿洞分三班:两班采矿,一班学打铁。赵叔,你盯着冶炼和锻造,一定要确保品质。”
     夜色渐深,铁匠铺的炉火依旧旺盛。
     跳动的火苗将林川的影子映在石壁上,忽明忽暗。
     他蹲在矿石堆旁,就着火光又算了一遍账。
     现在的问题是原料多,生产能力跟不上。
     每日开采的矿石堆积如山。
     如果铁匠铺能扩充到十几个人的规模,再想法子提高冶炼效率。
     光这个矿洞能带来的效益,就会超过两千两。
     而眼下,一个月只能带来一百多两的收益。
     这点银子,勉强解决几十人的温饱。
     但这不是林川的目的。就像铁林堡也绝不会是他的终点一样。
     他的脑海里藏着那么多后世的科技。
     高炉炼铁、水力锻锤、还有能炸开山岩的火药

第23章 算算矿洞的收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