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章 两淮水灾[2/2页]

天朝驸马 跳动的羽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息,只不过他有些看不懂。
     “这字谁写的,这么潦草,还不如我写的!这位公公,你给本世子念念!”
     林皓果断求助。
     看不懂就看不懂,打肿脸充胖子的事,坚决不做!
     老太监富安闻言,瞪大了眼。
     旁边侧头眯眼的赵恒,也是嘴角抽搐两下。
     “王爷,这......”
     “给他念!”
     赵恒的声音有些低沉,显然很是不满。
     富安躬腰行礼:“老奴遵命”
     随着老太监的声音响起,林皓很快明白这封信的原委。
     由于今日阴雨绵绵,两淮等地各有水灾,良田淹没,灾民遍地,饿殍沉浮,各地知府衙门,请求朝廷尽快拨粮拨款,用来赈灾抚民。
     而且信上的日期,是半月前。
     也就是说,半月的时间,朝廷已经拿出了一定的章程。
     义王赵恒拿这个,就是考验一下自己的才学。
     毕竟,吹的再厉害,不如直接摆一件事儿,来的简单明了。
     赈灾。
     是有学问的。
     林皓搅动着脑筋,如果他直接说发钱发粮,恐怕根本入不了赵恒的眼。
     这是一个机会,决不能就此轻易回答,需要了解更多的问题。
     于是他问道:“义王爷,这件事儿不知......有什么难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钱没粮,算不算?”
     “算!但是我想知道是怎么可没钱没粮法儿”
     “户部算八十万两赈灾,但是秋粮未入库,西南又在打仗,国库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银子。
     而且,两淮年年水灾,前年花了七十五万两赈灾,大前年七十万两,大大大前年六十八万两。
     大水过后,修河堤又往里填了一倍的银子。
     这一年比一年高,别说是赋税,每年都要往里搭。
     你说,这问题大不大!”
     “......”
     大!
     怎么不大?
     简直是离谱,怎么可能一个地方年年发大水?
     而且,这河堤怎么修的,就不能拦截一丝一毫?
     这里面,明显有非常大的猫腻。
     林皓抿嘴道:“这些人这么明目张胆,难道武朝朝廷就没有派人去查?”
     赵恒道:“自然有,可是三年前那一任巡抚,刚上任三天,就水土不服生病死后,接下里去查的人,都查不出丝毫问题喽”
     “......”
     这......太大胆了吧。
     林皓完全想不到,事情能发展到这一步。
     总说贪官贪得无厌。
     可这不仅是贪得无厌可以形容,可以说是胆大包天。
     但皇帝竟能容忍?
     恐怕和朝堂又有些关系。
     想到这里,林皓继续问道:“两淮的人能这么做,朝堂上,有人支持?”
     “嘿~~你小子总能看到关键,没错,朝堂上,有一成官员是两淮到长安这条路的人,他们高到六部实权侍郎,下到户部主事,统称为淮党。
     再加上一群勋贵搅合,大贪官左相打点。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愣是轻易动不得。
     而且,其他派系也乐意搅乱浑水,一会儿支持皇帝,一会儿支持淮党,左右逢源,墙头摇摆,难啊!”
     “......”
     可不是难吗?
     一成官员。
     淮党。
     这已经算是不小的势力。
     再加上一群吃饱撑的看戏群臣,皇帝就是再想动他们,也得掂量掂量。
     毕竟,这么多人,都砍了,绝对会闹大动荡,而且其他人唇亡齿寒,说不定会闹出更大的事儿来。
     这考验。
     未免,太难了些。
    喜欢。
  

第24章 两淮水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