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零一章 不可等闲[2/2页]

杀青香 萦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书的高等院校毕业的高材生,论本事也超出这个世界几百年,为啥不想着做出一番事业,出人头地,青史留名?这篇长文走不了言情爱情的道路,你可以走向争争权夺利的新篇章啊!”
     然而想了想,那样活着太累了。她对建功立业没有太大的野心,能顾好自己,还有身边的人就很不错了。
     周至柔给哥哥周瑛出了主意,压根没有放在心上。之后还是忙着跟佛女打交道,总想看佛女不喜欢,但又强忍着耐心跟她周旋的样子,每每都让他觉得心里头畅快。
     直到整个京城的风向标都朝向周家顾家,她才知道这个主意引起了多大的轰动。
     鸿雁楼。
     周瑛包下了整个场子,每日里吃酒菜全包,客人全满,座无虚席。别误会,来的可不仅仅都是达官显贵,更多的都是书生士子举人等。
     鸿雁楼其实损失蛮大的,不然每日的销售营业额都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掌柜有眼光啊,觉得这书生士子因为彼此的政见不同,需要一个争论辩论的场合,这个场合无论选在哪里,未来可能都是会成为一个出大名的,影响历史的标志。未来说不定哪个看着普通的士子,就会是某个部堂大官。
     赚钱有近利,也有远利。近利只要看在脚下三分地就够了,而远利需要长远的眼光。
     鸿雁楼破天荒地打开大门,欢迎所有人进来参与,为此那些商人小贩过来叫唤卖瓜子零食的都可以随意出入。
     这样还不吸引众人的目光?
     看热闹的,都里三圈外三圈。
     开头的三五天只是小范围的传播,名头是周瑛提出的,“我才刚刚回来,知道两个好友有分歧,一时分不出高下,就我内心而言也无从辨别,所以希望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自由辩论。孰是孰非大家公开讨论。”
     很多书生有些忌讳,不愿意上台发言。周瑛就抛出砖石,先谈论了一些自己的粗浅见识,谦逊的表示希望大家公开质疑,这样他才能进步。
     他狡猾地选了一些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果不其然,引得一些书生先开了口辩驳他。然后再引起另一波书生的不满,再上台来辩驳。
     这样你来我往,马上就热火朝天起来。
     辩论是有瘾的,就好像吵架一样,如果你没有发挥好,连做梦都想着怎么能吵赢他。
     周瑛就做了三件事,一是联系了鸿雁楼的掌柜,表示我要做什么事,我需要你做什么配合,你愿意,我们就签下几天的包场协议。事后反响如何?再要不要续期,接着再谈。
     第二件事他抛砖引玉,先用自身的经历和感触引出这个辩论的主题,算是搭建了一个辩论的舞台。
     第三件事他成为这次辩论赛的裁判。这其中的变化是悄悄的,似乎作为发起人,身份自然而然地被转变了。
     而且他做得非常巧妙,从来不直接式的,命令式的,而是抱着不伤和气的态度,不使大家动了真火,规定了一些都能接受的条件,比如说不能动手,每个人发言时间控制在一炷香内。一个人说完另外一个人才能再说,然后要简单扼要,不能东拉西扯。说出的东西要有理有据,不能光凭臆测,最好有实证。等等,众人都能接受。
     关于裁判,周瑛做了几次,就明显的感觉他的威望日渐深厚,大家看他的态度明显带着一丝尊敬,不像以前,虽然也知道他有才华有家世,可总带着一丝疏离和一丝疏远,是在冷冷的旁观,观察他这个人有什么缺陷把柄,不愿意跟他深交。
     做了这个论台之后,他没有多大变化,而周围的人却不会用同样的眼神看他了。
     “不过花了区区五百两银子,就有这种好事,看来我从前对柔娘还是有所低估。”
     这一天的议题,已经转移到之前袁致远和顾家的分歧上。顾天和必须要支持自己曾祖父的证见,但其实他自身并没有什么政治主张,让他上去说出123,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也说不出来。
     反倒是袁致远的朋友,政见充分准备,有理有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关于盐铁朝廷下令全部自己掌控,我没有质疑这个!只是你们翻看一下内部的名文,有多少在盐运使干了一二十年,结果被抄家灭族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几乎每一任,都是贪婪的蛀虫”
     “我不相信是当今陛下看错了人,即便看错,以吾皇的英明,一个两个或许,怎么可能每一任都是这样?因为其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广泛了,就好比一张大网,一个小鱼儿落在其中就只有被掌控的,翻不出天去。”
     “我国要整理励志,首先第1个就逃不开这个盐运使!盐运关系民生,更关系着国家命脉,不可等闲视之!”
     “若是旁的还有可商讨的余地,但是盐运关系太大,请恕我不能苟同!”
     掷地有声的发言引起了阵阵掌声。
     众多书生交头接耳,不停点头,认为说得很在理。盐运关系太大,上到皇亲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要吃盐。没了盐,还能怎么活?
     “可是顾帝师的说法也没有错呀,正是因为关系重大,所以要交到帝王心腹手里。”
     “这是谬论。盐运使的影响重大,岂能光以圣眷定论,更应该德才兼备才是。我以为,袁状元更有理,此事只能选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的廉洁大臣担任。不然每次换宰相,就要来一次盐运使抄家,实在滑稽,惹人嘲笑。”
     “嘲什么笑?我看东梁和北汉那边,不也一样。”
     “这位兄台,你觉得东梁立国不过十年,我们大魏开国一百三十年,和他们一样是一种荣耀的事吗?”
     持着各种政见的书生们,有的还迷迷茫茫,有的已经进入了角色,提前开始思考自己当官后要怎么做了。
     周至柔混在其中,暗暗的想这些人啊,想法真多。等他们真的当了官就会发现,现实有多么骨感,与其杞人忧天,不如好好吃粒花生米。
     正想着,她头顶上掉下来一颗花生,周至柔下意识的回头一看。
    喜欢。
  

第二百零一章 不可等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