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98章 名将的悲哀[2/2页]

北颂 圣诞稻草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两柄枪够干什么?”
     寇季心里叹了一口气,他觉得他必须向刘亨展示一些底蕴,才能让刘亨放弃调遣人手入京的心思。
     寇季没好气的对刘亨道:“你以为只有你会经营人手吗?你以为只有你会藏人吗?我经营人手纵横西域的时候,你还在皇城司吃老本。
     我藏人的时候,你还是个纨绔。”
     刘亨一愣,突然嘿嘿一笑,“我就知道四哥不会老老实实的做事。”
     寇季翻了个白眼,“那你还调遣人手入京?”
     刘亨干巴巴笑着道:“我这不是怕你被情义冲昏了头脑,放弃了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嘛。”
     寇季质问道:“我是那种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亨道:“曹利用、张元那两个没良心的是你的人吧?他们借着你的人、借着你的指点,打下了一片偌大的疆土。
     你念及旧情,没有收拾他们。
     他们一个个就像是白眼狼一样忘了你的恩情。
     如今一个个裂土称王,也不说分润点好处给你。
     你对曹利用和张元有情有义,可他们对你可称不上有情有义。
     你对官家有情有义,但官家心里是怎么想的,你知道?
     人家都说,帝王的心思最复杂、最无情。
     所以你不能将自己身家性命都放在帝王身上。”
     寇季瞪了刘亨一眼,“我对你也有情有义。”
     刘亨豪迈的挺起了胸膛,道:“我能为你舍命!他们不能!”
     寇季摆了摆手,“行了,速速去告诉你的那些人,让他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刘亨并没有离开,而是追着寇季问道:“四哥,你的人在哪儿?”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锻钢作坊和器械作坊有一半的人出身于步卒营。辎重营的人如今管着汴京城的两处码头。火头军的人如今在经营脚店和茶棚。
     斥侯营的人如今在汴京城往外的各处驿站里当驿丞。”
     刘亨双眼一亮,笑容灿烂的道:“陆路水路都有人,跟我想的一样。”
     寇季摆手,“现在放心了吧?下去找你的人去吧。”
     刘亨赶忙点了点头,迈步离开。
     走了两步以后,突然脚下一顿,回身提醒道:“四哥,你以后出门的时候,多带几个侍卫。”
     寇季点点头。
     刘亨大踏步的离开了厢房所在了院子。
     寇季吐出了一口浊气。
     其实寇季在汴京城里安插的人,远远比他说的要多得多。
     寇季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跟刘亨细数,所以挑了几个紧要的说了出来。
     像是曾经在寇府内位居第一神枪手之位的陈大头,如今就是御林卫的校尉。
     还有一个藏的更深的人,如今是朝廷火器仓库的库管文书。
     驻扎在汴京城外的两支禁军中,有那么两个愿意为寇季死的将军。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许多。
     寇府家大业大,经营了多年,施恩多年,拿过寇府好处的人多不胜数,愿意为寇府效力的人也多不胜数。
     寇季离开了厢房所在的院子以后,回到了后院,被向嫣拉着仔细检查了一下身上的淤青以后,才倒头睡下。
     次日。
     艳阳高照。
     寇季还没醒,一匹马就踏破了竹院的门户。
     等寇季在鸡飞狗跳的声音中睁开眼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个龙行虎步的人,披着甲、挎着刀、提着抢、背着火枪,出现在了他面前。
     “兄长……”
     “你是嫌我死的不够快啊?”
     寇季翻了个白眼,晃晃悠悠坐起身,没好气的喊了一声。
     狄青带着一身汗臭味,凑近了寇季,仔细的在寇季身上打量了一圈以后,才松了一口气。
     “兄长无碍就好。”
     寇季盯着狄青,好好的打量了一圈,见狄青虎背熊腰的站在那儿,嘴角还蓄着短须,就笑着道:“你成熟了不少……”
     昔日那个被他从提刑司带出来的懵懵懂懂的少年郎,如今已经成了一个散发着成熟稳重气息的大汉。
     寇季心里十分感慨。
     狄青笑着道:“早就过三十了……”
     寇季点点头,道:“你不是在邙山讲武堂吗?”
     狄青坦言道:“昨夜后半夜,杨枢密派人到讲武堂告诉我,说是你遇袭了,我就连夜赶了回来。”
     寇季指了指狄青身上的装束,哭笑不得的道:“那也不容这身打扮吧?你如何可是禁军司司使,掌管大宋数十万禁军,身份十分敏感。
     我又是大宋第一臣。
     你如此装扮到我府上,别人还会以为我图谋不轨呢。”
     狄青正色道:“我知道轻重,所以我一个人也没带。我一个人过来探望兄长,为兄长诛恶,乃是孝举。
     谁敢说三道四,我就带他去垂拱殿里好好理论理论。”
     狄青说到最后,声音不自觉的高了许多,十分硬气。
     寇季满意的点点头。
     大宋的大将军就该如此。
     说话就要硬气,做事就要霸气。
     不能再被文臣骑在头上,更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文臣宰了自己的副将,却一句话也不敢说,只能暗自垂泪。
     你敢无诏、无故斩我副将。
     我就敢提着你脑袋去见官家。
     如此才是真正的大将军。
     寇季相信,以狄青如今表现出的硬气,韩琦就算坐到了参政大院事的位置上,也不敢动狄青副将一根汗毛。
     “邙山讲武堂晋为国学的事情办的如何?”
     寇季笑问。
     狄青笑着道:“还算顺利,就是不让将学馆设在汴京城内。”
     寇季点头道:“讲武堂乃是武院,又牵扯到许多军中机密,确实不该设立在闹市当中。应该在汴京城外挑一块偏远一点的地方。”
     狄青点着头道:“已经选好了,就在天武军和捧日军大营往西五里处。如今正在依照邙山讲武堂的样子,营造学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寇季沉吟着道:“新的武院步入正轨以后,你就应该立马回归枢密院,安心处理政务。”
     狄青愣了一下,“我主持武院,还会遭人猜忌不成。”
     寇季翻了个白眼,“我又没说有人猜忌你。我只是想告诉你,不要把所有的时间浪费在武院上面。禁军司的事情你也得好好的管。
     你是禁军司司使,你不费心管禁军司的事情,一旦手下的人做错事,背黑锅的就是你。”
     狄青迟疑了一下,道:“让我在新的武院充任山长也行。”
     寇季瞪了狄青一眼,“那也得等你六十岁以后再说。三院大院使,原则上在位时间不能超过十年,也就是说,再过几年,杨文广就会退下来。
     到时候你就得上去接替杨文广的位置。”
     狄青能不能顺利的接替杨文广的位置,寇季和狄青都不担心。
     很早以前寇季就跟狄青讲过。
     狄青功勋卓着,封王都够了。
     赵祯没给狄青封王,就是留着狄青充任枢密使。
     杨文广出任枢密使,只是为了给狄青搭梯子。
     不过,杨文广能力不俗,出任了枢密使以后,不声不响的将枢密院打理的井井有条,也默默的干了许多大事。
     也正是因为如此,寇季和赵祯都希望杨文广可以在枢密使的位置上坐上十年。
     十年以后,杨文广就上了年龄了,到时候外镇也好,出任武院山长也好,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十年后,狄青就四十多了。
     刚好处在一个武将最黄金的年龄段。
     兵法、谋略、政务等等都处在巅峰状态。
     刚好能担当大任。
     然而,狄青却有自己的想法,他不喜欢在汴京城内闲带着。
     “兄长,我想去战场上冲杀,想找个敌人一教高下。”
     狄青盯着寇季认真的道。
     如今狄青已经到了中年,一身所学正在飞速的往巅峰攀升。
     他真的希望能找一个敌人能磨砺一下自己,能验证一下自己一身所学。
     寇季瞥着狄青道:“你想打谁?东天竺国主?朱能?李昭亮?高卫昭?还是天赐待的韩地?”
     狄青听到这话,脸一耷拉,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东天竺国主舍下了一个偌大的交趾给大宋,大宋经过了近两年的经营,已经将交趾变成了一个大粮仓。
     每过三四个月,交趾的新粮就会蜂拥进大宋,将大宋的粮价冲击到一个极低的位置。
     再加上辽地、河西两处粮仓。
     粮价已经达到了大宋历史上的一个最低点。
     大宋百姓,只要不是自己吃喝赌的作死,基本上都不会饿死。
     虽然仍有一些处在最底层的人吃不饱,但却不至于饿死。
     正是因为如此,大宋上至官员、下至百姓,对东天竺国主很有好感。
     即便是那些心里骂娘的粮商,明面上也得说东天竺国主的好话。
     所以狄青想打东天竺国的话,根本不行。
     官员和百姓们都不会答应。
     至于朱能、李昭亮、高卫昭,人家都是大宋的藩王,只要人家不造反,人家就是自己人。
     除非赵祯想找借口削藩,不然大宋没办法去找人家麻烦。
     至于寇天赐的封地韩地,那就更不行了。
     狄青还能去欺负自己的侄子?
    喜欢。
  

第998章 名将的悲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