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31章 再募一百万![2/2页]

北颂 圣诞稻草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数九寒天的,外面怪冷的。”
     陈琳答应了一声,小跑着出了宫殿。
     没过多久以后。
     陈琳带着吕夷简进入到了宫殿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祯在吕夷简进入到了宫殿内以后,收起了书卷。
     吕夷简走到了赵祯近前,郑重一礼,“臣吕夷简,参见官家……”
     赵祯摆手道:“免礼……”
     吕夷简直起身,瞧着寇季手边的书卷,笑着道:“官家大雪天还手不释卷,当真有太宗之风……”
     “有皇祖父之风吗?”
     赵祯呢喃了一句,不咸不淡的道:“吕爱卿说笑了,朕怎么能跟皇祖父相提并论呢。”
     朕那个皇祖父将大宋的家底都折腾空了。
     朕有他之风,你是在侮辱朕?
     赵祯没见过赵光义,所以对赵光义谈不上什么孝顺。
     他对赵光义的了解,都源于起居注。
     可那起居注,看的真让他糟心。
     赵祯在起居注上,通篇看到了就是自大、狂妄、虚伪。
     别的不说,就拿后宫的女子说。
     赵光义在后宫里养了足足上千女子,供给自己玩乐。
     面对百官的时候,却十分干脆的说,自己后宫里的女子,不过百十人而已。
     然后,他爹上位以后,果断打脸。
     一口气放良了上千女子。
     赵祯除了呵呵以外,还能说什么?
     夸赞自己祖父老当益壮,还是夸赞自己的爹干的漂亮?
     一个个怎么当长辈的,真不让人省心。
     就不能再死之前把起居注烧了?
     伪造一份也行啊?
     金匮之盟都造了,还不能造一个起居注?
     吕夷简见赵祯神情不对,就意识到自己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当即他轻咳了一声,道:“启禀官家,官家交给臣的差事,臣已经办完了。请官家预览。”
     赵祯摆了摆手,示意陈琳呈上来。
     陈琳从吕夷简手里拿过了文书,快速的呈报到了赵祯面前。
     赵祯拿过了文书,细细的翻阅了一番,笑着道:“两百万的兵马,足足花费了大半年,终于凑齐了。
     早知道吕爱卿如此能干,朕就应该早点将这个差事交给你。”
     吕夷简笑着道:“官家过奖了。”
     赵祯收起了文书,对陈琳吩咐道:“去,吩咐御膳房,准备一桌酒菜,朕今日要跟吕爱卿共食。”
     “喏……”
     吕夷简含笑道:“多谢官家赐宴……”
     赵祯下了龙榻,带着吕夷简到了膳房。
     二人说说笑笑的吃了一顿便饭。
     期间。
     吕夷简提出了几个有功之人的名字,赵祯相应的表彰了一二。
     临别之际。
     赵祯赐给了吕夷简不少金银财宝,让吕夷简带着出了宫。
     吕夷简自然是满心欢喜。
     因为从他呈报上了文书以后,赵祯对他充满了善意和恩宠。
     吕夷简觉得,他可以借着这个时机,奏请让蔡齐入政事堂的事情。
     吕夷简出了宫,立马派人去给自己的心腹传话,为蔡齐入政事堂做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次日的大朝会拉开了帷幕。
     垂拱殿上。
     满朝文武分班列而立。
     赵祯一如往常,迈步入了垂拱殿,在垂拱殿内地火龙烘出的暖烘烘的殿内,去了身上的裘皮,迈步踏上了御阶。
     “上朝……”
     “臣等参见官家……”
     赵祯大致扫了一眼殿内的文武,笑着道:“今日倒是到的挺齐的。看来是有人要奏大事。”
     赵祯调笑过后,宣了一句平身。
     满朝文武直起身。
     赵祯不等他们开口,就率先道:“既然有大事,那就从大事开始奏起。”
     赵祯定下了调子,满朝文武自然得遵从。
     韩阳在赵祯话音落地以后,抱着朝笏走出了班列,奏道:“启奏官家,参知政事之位空悬已久,臣奏请廷议参知政事人选?”
     赵祯似乎早就料到了韩阳要奏请此事,所以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惊愕的神色,反而十分淡然的道:“可有人选推举?”
     韩阳正色道:“臣推举御史中丞蔡齐!”
     赵祯点了点头道:“蔡爱卿出任御史中丞期间,倒是勤勉。各地御史奏报的文书,从不隔夜。有事也会第一时间知会朕。
     蔡爱卿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臣也推举御史中丞蔡齐……”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瞬间有七八个文官站出了班列,推举蔡齐。
     赵祯笑着道:“蔡爱卿还真是深得人心啊。”
     四旬过半的蔡齐,躬身一礼,一板一眼的道:“臣不敢……天下间能得人心的,唯有官家一人,臣不敢有半分逾越。”
     赵祯满意的点头道:“朕记得蔡爱卿是大中祥符八年的状元,先后任职过多个职位,为朝廷做了不少大事。
     最后升任到了御史中丞。
     蔡爱卿在任期间,一直勤勤恳恳,从不出差错。
     能得爱卿如此良才。
     朕心甚慰。”
     蔡齐躬身道:“官家过奖了……”
     赵祯点着头道:“可还有人推举其他人,若是没有,那也不必廷议了,朕直接迁任蔡爱卿为参知政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祯此话一出,不等其他人开口。
     蔡齐却率先开口,“官家,礼不可废……”
     蔡齐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为人刚正清廉,不畏权贵,多谋善断。
     就是有点死板。
     他不算是吕夷简的人。
     他只是在任职应天府知府期间,跟吕夷简有过一些交情。
     吕夷简之所推上位,主要是因为如今在朝的高官当中,资历比他高,名声比他好的,几乎没有。
     吕夷简有信心借着以往的交情,让蔡齐帮他说话。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蔡齐不怎么喜欢寇季。
     倒不是说两人有什么私怨。
     而是寇季功劳过于大,党羽过于多。
     封王以后又没有离京。
     虽然将王位传下去了,可影响力却没有丝毫减弱。
     妥妥的一个危险人物。
     蔡齐身为御史,自然要盯着寇季,防着寇季。
     也正是因为如此,吕夷简可以肯定,他推蔡齐上位,蔡齐必然帮他。
     赵祯听到了蔡齐的话,失笑道:“别人要入政事堂,恨不得连争带抢,你倒好,居然要让朕依照着规矩来。
     罢了罢了,朕就依你,依照着规矩来。”
     说完这话,赵祯盯着满朝文武道:“可还有人选需要推举?”
     “臣兵部尚书李昭亮,推举原枢密使寇季出任参知政事……”
     原以为没有人会发声。
     却没料到在沉默了几息以后,李昭亮突然开口。
     一瞬间。
     垂拱殿内鸦雀无声。
     赵祯想让寇季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心,路人皆知。
     李昭亮在这个时候突然跳出来推举寇季出任参知政事,到底是何用意?
     是赵祯默许的,还是寇季授意的,又或者是他自己的意思?
     文臣们在暗中思量。
     武臣们却在用眼神交流。
     大致就是用眼神在互相询问,问对方知不知道内情,问对方着是不是寇季的意思。
     武臣们眼神交流了一番,最后目光齐齐落在了杨文广身上。
     杨文广被所有武臣盯着,心里苦笑一声。
     他最不擅长的就是猜人心思。
     如今却要让他猜人心思,他真的有点为难。
     他下意识看向了李昭亮。
     却见李昭亮目不斜视的盯着座椅上的赵祯。
     杨文广思量再三,最终咬了一下牙,准备出班。
     文臣们见此,心头一跳。
     武臣们见此,眼珠子都亮了。
     只是,这一切刚刚开始,就被一声轻咳给镇压了。
     “咳……”
     赵祯轻声咳嗽了一下,杨文广立马停住了脚。
     一时间,殿内文武的脸色十分复杂。
     王曾心头叹息了一声。
     通过赵祯的反应,他百分之百可以确定,赵祯让寇季取代吕夷简,那是铁了心了。
     吕夷简也看出了此事,脸色别提多难看了。
     原以为自己办了一个好差事,赵祯会暂熄了让寇季入朝的心思,可如今看来,赵祯的心思根本不会熄灭。
     赵祯没有在意吕夷简的脸色,他在制止了杨文广以后,不加任何掩饰的对李昭亮道:“不允……”
     他说完这话,也没给李昭亮回话的机会,再次开口道:“还有没有人选推举?”
     满朝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纷纷开口,推举出了三个人选。
     蔡齐、陈尧佐、王曙。
     选定了三个候选人以后。
     投票就开始了。
     经过了一轮投票。
     最终参知政事的职位落在了蔡齐头上。
     蔡齐迁任参知政事以后,又有大臣出班,奏请让陈尧佐出任御史中丞。
     赵祯当场答应了。
     随后便是韩阳出任户部尚书。
     吕公着出任户部侍郎。
     由于武臣们全程没有参与,李昭亮和王曙全程装聋作哑。
     所以吕夷简如愿以偿的将自己的人安排到了自己想要的位置上。
     一切商议完了以后。
     赵祯笑了。
     “如今满朝文武各司其职,朕心甚慰。此前朝中缺一位参知政事,所以一些政令推行的十分不顺。如今补全了参知政事,那推行政令应该会顺畅许多。
     既然如此,那朕就下一道旨意。
     再募一百万兵马!此事就交给吕爱卿负责!”
    喜欢。
  

第931章 再募一百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