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25章 复立奴隶法?[2/2页]

北颂 圣诞稻草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管区内的宋人,几乎都是半民半兵。
     就这些,还是大宋现有的兵力。
     前方战事若是吃紧,赵祯一声令下,从各地大肆征兵的话,随时都能征出一百万壮丁,奔赴战场。
     甚至有可能更多。
     在如今的大宋,当兵不再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事情。
     在如今的大宋,当兵是可以发家,可以暴富的事情。
     寇季河西一战,催生出了数万暴发户,十数万的大地主。
     寇季西夏一战,催生出了数万暴发户,数十万大地主。
     大理一战,辽国一战,虽然不是寇季主持的,但也催生出了许多暴发户和大地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朝廷在分发战利品时候的大方,是有目共睹的。
     搏一搏,贫农便富农。
     再搏一搏,富农变地主。
     贫寒人家的子弟,如今削尖了脑袋想进入到军中,去战场上厮杀。
     如此情况下,黑汗王玉素甫和萧匹敌跟寇季比拼兵力优势,简直就是不自量力。
     至于财力方面,黑汗王玉素甫和萧匹敌就更没办法跟寇季比。
     大宋最穷的时候,财力尚且能压着周遭所有国邦。
     如今大宋富得流油,财力方面几乎能将周遭的所有国邦按在地上摩擦。
     至于粮食方面,更不用多说。
     李迪待在阳关不走,就是为了软磨硬泡的将河西的存粮、牛羊、干果等物塞到军中消化了,可见河西的存粮已经超过了河西百姓和河西的商人能消化的数量。
     河西各处粮仓若是敞开了让如今在河西境内的兵马吃,估计也够他们吃大半年的。
     这还不算其他地方的存粮。
     吕夷简、王曾、张知白三个老倌,为了拿回燕云,不仅将国库塞满了,各地常平仓也塞满了。
     如今三个老倌的门生天天在天下各处常平仓前转悠,就是为了避免地方上的官员将常平仓掏空,导致朝廷打仗需要用的时候没粮。
     正是因为朝廷硬实力足够,朝廷才敢跟黑汗王朝和辽国一起开战。
     正式因为硬实力足以碾压周边诸国,寇季才敢在这个时候钓鱼。
     萧匹敌和黑汗王玉素甫调兵遣将、征调粮草持续了整整十日。
     十日后。
     萧匹敌和黑汗王玉素甫一起对阳关和玉门关发起了进攻。
     黑汗王玉素甫率领着自己的黑汗兵,实打实的在跟种世衡硬刚。
     萧匹敌则派遣西州回鹘的兵马,跟狄青二人打起了消耗战。
     战事一开始,就再也没有停歇过。
     即便是休息,也不会超过五个时辰。
     黑汗王玉素甫疯狂的攻打玉门关,萧匹敌也派遣着西州回鹘的兵马疯狂的消耗着狄青手里的黑汗人。
     鏖战了五日。
     黑汗王玉素甫没能啃下玉门关,萧匹敌也没能攻克阳关。
     双方选择交换了一下阵地。
     黑汗王玉素甫率领着黑汗兵出现在了阳关以后,阳关确实感受到了一些压力。
     寇季立马将阳关内的黑汗人调遣到了玉门关,又将玉门关内的地方兵调遣到了阳关,继续跟对方打起了消耗战。
     阳关和玉门关的战事打的如火如荼。
     汴京城内却一片歌舞升平。
     汴京城内所有人都知道河西境内正在发生大战,但是没有人为此担忧。
     因为汴京城内的人都知道,寇季人在河西。
     在汴京城所有人印象里,寇季从插手兵事的那一日到如今,就没打过败仗。
     他主持的战事,每一场都是收获颇丰。
     汴京城里的人觉得,此次寇季在河西大战,战后必然也会收获颇丰。
     开年以后。
     汴京城内的商人突然联合在了一起,通过各个渠道,向朝廷建议,复立秦汉时期的奴隶法。
     其目的就是为了分润战争的红利。
     朝廷在推行了长工制式契约以后,民间的豪门大户们立马跟自己的佃户更改了短契。
     朝廷顺势将一百万赤贫的百姓迁到了大理,分了许多地给那些赤贫的百姓。
     赤贫的百姓一跃变成了小地主。
     豪门大户手里的佃户有些人心浮动。
     豪门大户顿时慌了。
     得知了黑汗王朝的黑汗王送了百万奴隶给寇季,豪门大户立马生出了瓜分寇季手里百万奴隶的念头。
     于是他们纷纷出声,希望朝廷能够复立奴隶法,以便于他们可以瓜分寇季手里的奴隶,并把他们当成奴隶用。
     复立奴隶法的声音形成了浪潮,在汴京城内不断的翻滚。
     一些觉得不能以人为畜,以及一些觉得蛮夷也是人,应当教化一番,当成大宋百姓的声音,愣是没盖过复立奴隶法的声音。
     一开始复立奴隶法的声音只是在民间传扬。
     有朝臣将此事拿到朝堂上说了一次以后,此事便成了朝堂上热议的话题。
     一本本奏请复立奴隶法的奏疏递到了赵祯案头,赵祯看着有些头大。
     说不能以人为畜的是朝臣,说要复立奴隶法的也是朝臣。
     赵祯突然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的有点难。
     寇季又不在,吕夷简、张知白和王曾三个老倌如今正为了大宋和辽国即将掀起的战事忙得不可开交,他想找个人商量一下都做不到。
     随手将一本奏请复立奴隶法的奏疏扔到了龙案上,赵祯揉了揉眉心,“陈琳,朕不想看这些奏折了,你让人拿下去。你陪朕去蒙学转转。”
     陈琳躬身答应了一声,吩咐人将赵祯案头的奏疏尽数拿开。
     赵祯长出了一口气,起身出了宫殿,往蒙学所在的位置走去。
     宫里的蒙学设立在延福宫边上,因为延福宫是宫里最大的宫殿,周边的偏殿偏院多,足够孩子们闹腾,所以赵祯将蒙学设立在了延福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祯到了蒙学所在的院子前,并没有进去,侧耳在门口听了一下,听到了孩子们玩闹的声音,就知道孩子们已经下课了,于是迈步进了院子。
     一进院子,抬眼一瞧,脸顿时黑了。
     院子里,寇卉在打人,被打的是曹佾的儿子。
     赵润垂泪站在一边,一个劲的让寇卉别打了。
     寇天赐抱着双臂站在一边,宝庆拽着他的衣袖,在他身后还站着几个李昭亮的幼子、朱能的重孙、杨文广的儿子。
     寿庆坐在自己的案几前,手里捧着一卷书,目光却落在一边的战场上。
     赵祯只看了一眼,便明白了蒙学内发生的一切。
     必然是以某寇姓为首的黑恶势力,在欺负他儿子,以及他儿子的狗腿子。
     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两次了。
     光是赵祯自己,就撞见了三次。
     “咳……”
     赵祯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寇天赐等人便回过头看向了门口。
     一看到赵祯,赵润像是看到了救星,大声的喊道:“我父皇来了,你们别打了!”
     寇卉听到了赵润的喊声,松开了曹佾儿子,抬眼一瞧,还真是赵祯。
     当即,她从曹佾儿子身上滚了下来,沾了一身的泥土,小嘴一撇,便哭出了声。
     她不仅哭,还喊。
     “皇伯伯,曹评打我……呜呜呜……”
     曹佾有二子,分别是长子曹评和次子曹诱。
     被选进宫陪赵润读书的,正是曹佾的长子曹评。
     赵祯听到了寇卉恶人先告状,心里是又好气又好笑,脸上却不动声色。
     前两次,他撞见寇卉打人的时候,寇卉也是这么干的。
     曹评从地上爬起身,一脸委屈的想告状,但是迟迟没有开口。
     因为他没办法像是寇卉一样又哭又喊。
     上一次他学着寇卉的样子又哭又喊的,被赵祯骂了个狗血喷头。
     他至今还记得赵祯骂他的话。
     ‘你好歹也是将门出身,还比寇卉大两岁,打不过寇卉,你还有脸告状。
     其实他很想告诉赵祯,他能打得过寇卉,打两个寇卉都不成问题。
     奈何有某寇姓黑恶势力头目领着三个马仔在一边看着,他不敢对寇卉动手。
     某寇姓黑恶势力头目一般不插手他和寇卉的争端,除非他打了寇卉。
     黑恶势力的头目他倒是不怕,他怕的是黑恶势力头目身后跟着的那个姓杨的小子。
     那小子叫杨怀玉,比他们所有人都大,比他们所有人都高,比他们所有人都能打。
     他对上了杨怀玉,只有被按着打的份儿。
     “父皇,是寇卉打的曹评!”
     赵润见曹评不出声辩解,就替曹评出声辩解。
     赵祯迈步进了院子,哼了一声,没有言语。
     寇天赐、曹评、杨怀玉等人齐齐向赵祯躬身施礼。
     陈琳搬了个凳子放在了赵祯身后,赵祯坐下以后,哼了一声,道:“寇卉……”
     赵祯刚喊了一下寇卉的名字。
     寇天赐立马上前,施礼,“父皇……儿臣的爹爹在河西可好?您近期可否跟儿臣的爹爹通信,若是您跟儿臣的爹爹通信了,还请您帮儿臣转达,儿臣等人在家会乖的,即便是被人欺负了,也会忍气吞声的,绝对不会给他添麻烦。”
     寇天赐一番话说完,赵祯愣是说不出斥责寇卉的话。
    喜欢。
  

第825章 复立奴隶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