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9章 老太君请缨,寇季北上(今晚一更吧!)[2/2页]

北颂 圣诞稻草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若折家没有坐镇府州,宛若藩镇,朝廷也不需要有如此多的顾虑,更不用担心折家所在的西北地,除了折家军以外,无强军可用。
     折家所在的西北地,那是朝廷最重要的边陲,也是四战之地。
     若是没有折家,朝廷一定会派遣大将、派遣强军坐镇折家所在的西北地。
     所以朝廷如今在折家所在的西北地无强军可用,有朝廷的责任,也有折家的责任。
     折家所在的西北地,虽然有折家军镇守,但朝廷不应该一直依赖着折家,放松对折家所在的西北地的兵马管束,导致今日折家所在的西北地,除了折家军以外,无强军可用。
     折家包揽了折家所在的西北地的一切军务、兵事,全然没有想过折家群龙无首以后,折家所在的西北地会陷入到一个十分窘迫的地步。
     所以折家和朝廷都有错。
     但折家和朝廷也不是为了故意犯错。
     折家身为朝廷唯一一个拥有兵权的将门,朝廷自然要借着西北兵事,不断的消磨折家的力量,不然折家坐大,朝廷可就危险了。
     而折家之所以包揽了西北地的一切军务、兵事,全族扎根在府州,不愿意入京一步,也是为了自保。
     太祖皇帝赵匡胤在位的时候,折家家主折御勋被封为永安军留后。
     留后就是大宋承认的藩镇。
     但凡归降了大宋,并且得到了大宋承认的藩镇,都会加一个留后的职位。
     折御勋也就守着留后的职位,一心一意的帮大宋戍边,甚至还动过几次举族迁入到汴京城的心思。
     只是他这种心思生出来没多久,就被新继任的太宗皇帝赵光义给扼杀了。
     太宗皇帝赵光义登基当年,立马改任永安军留后折御勋,为永安军节度使。
     太宗皇帝赵光义是什么心思,折御勋知道的清清楚楚。
     太宗皇帝赵光义就是借着这种改任的方式,取消了折家藩镇的名头。
     对此,折御勋倒也没有在意。
     只是太宗皇帝赵光义登基不久以后,发生了一些事情,让他心生警兆,放弃了举族迁入到汴京城的心思。
     南唐后主李煜、蜀国后主孟昶等归降了大宋的亡国之君,先后暴毙。
     折御勋觉得,他若是举族迁入到汴京城的话,下场估计跟这些人差不多。
     所以他果断熄灭了举族迁入到汴京城的心思,选择一直留在府州。
     折家留在府州是为了自保。
     大宋朝廷一直借着边关战事消磨折家的力量,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所以在这件事上,单纯的论谁对谁错,很难掰扯的清楚。
     杨家老太君主动请缨,寇准、王曾二人仅仅推辞了一下,在杨家老太君执意请缨下,他们也没有再开口拒绝此事。
     此事算是定下了。
     有杨家老太君出面,折家军必然能够听从朝廷的命令,配合朝廷的兵马抵御辽人。
     寇准叹了一口气,道:“那就让寇季去一趟银州和麟州吧。”
     王曾赶忙道:“我这就让人去拟旨。”
     资事堂门口。
     寇季愣愣的站在那儿,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说是请他过来商量事情的,可他人还没到,就已经商量完了。
     那还请他做什么?
     寇季最终还是硬着头皮进了资事堂。
     寇季进了资事堂,向坐在上首一言不发的赵祯施礼过后,在最末尾的空位上坐下,也没有出声。
     寇准和王曾都赞同他往银州、麟州等地一行,这事算是定下了,他反对也没用。
     王曾派人草拟了圣旨,加盖了印玺以后,就送到了寇季手里。
     他也没有命人宣读,直接让寇季自己翻看。
     寇季翻看着圣旨,王曾在他身边叮嘱道:“老夫给了你最大的权力,西北所有的兵马,任你调遣;军中将领任命,由你作主;地方官员,任你调度;三品以下,可先斩后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在西北闹一个天翻地覆,老夫也不管。
     老夫只求你能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守住国门,将辽人挡在我大宋疆土之外。
     只要你在西北能挡得住辽人,曹玮等人就能在燕云之地,为我大宋开疆拓土。”
     寇季听完了王曾的话,有些头疼。
     王曾的话,让他觉得头疼。
     王曾在圣旨上给他的头衔,也让他头疼。
     头衔很多,有招讨使、安抚使、兵马总管、监兵事等多个职位。
     寇季如今已经不是那个初入朝堂的懵懂少年了,他现在也明白了职位越多,责任越大的道理。
     王曾给了他这么多头衔,等于是将西北的军政大事,全部交给他了。
     让他处理西北的政务,他勉强可以应对,可是处理西北的兵事,他真的是一个头两个大。
     “王相,你也太看得起下官了吧?”
     寇季揉了揉眉心,盯着王曾发问。
     王曾知道寇季的心思,但他只是咳嗽了一声,没有说话。
     朝廷若是能抽得出合适的人手去西北,他也不至于强赶着让寇季去。
     他也没有将西北的所有事情都压在寇季身上。
     朝廷已经派遣了王云升先行一步,去了西北。
     寇季到了西北,有王云升帮衬,压力会小很多。
     “何时启程?”
     寇季疑问。
     事情到了这一步,寇季也没有拒绝的余地了。
     他只能硬着头皮,去西北走一遭。
     王曾、寇准二人没有开口,而是看向了杨家老太君。
     杨家老太君哀声一叹,“明日便启程吧。”
     早到一刻,就多一分希望。
     若是他们赶到西北的时候,折惟忠还活着,说不定还能保全性命。
     寇季缓缓点头。
     几个人坐在一起,又商量了一些细节。
     帮着寇季在三衙中挑选了几个冲锋陷阵的先锋将军,然后分别离开。
     寇季准备离开的时候,被赵祯给留下了。
     资事堂内只有寇季和赵祯两个人的时候,二人十分随意。
     寇季盯着赵祯,沉声道:“折家……”
     赵祯似乎猜到了寇季想问什么,沉声道:“折母有性命之忧的事情,朕知道。折惟忠身体抱恙,朕也知道。朕没料到敌人会用此事算计折惟忠,也没料到,西夏人居然有胆子放辽人过境。
     也正是因为如此,朕没有重视折惟忠身体抱恙的事情。”
    喜欢。
  

第629章 老太君请缨,寇季北上(今晚一更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