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5章 镇西军[2/2页]

北颂 圣诞稻草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宋征讨燕云十六州,还需要一些时日。在此期间,你就先坐镇在河西。真到了我大宋对燕云十六州用兵的那一日,朝廷一定不会忘了你。”
     朱能犹豫再三,艰难的点头道:“我信你……”
     “那镇西军的人马,就先从龙神二卫中抽调,然后再从周边抽调厢军补充。你们只管抽调人手,朝廷那边,我会帮你们解决。”
     寇季说了一句。
     朱能三人缓缓点头。
     解决了人手问题,镇西军的筹备速度一下子就加快了。
     朱能从龙神二卫中,抽调出了六千精兵,组成了镇西军的班底。
     李昭亮、杨文广二人,派人拿着文书,从附近的厢军中,抽调了一部分精兵过来,补充人数。
     短短一个月。
     镇西军就有了一个大概的雏形。
     虽然没有达到朝廷所要求的五万之数,但也有三万人马。
     河西的人口,在一个月间,也得到了一定的充实。
     除了从各地抽调的兵马外,还有朝廷送来的数量庞大的罪囚等人。
     此外,在河西分配到利益的那些权贵们,也招来了许多人手,在河西打理他们分配到的利益。
     权贵们招来的人手,五花八门。
     有农夫、有匠人、有读书人、有商贾。
     士农工商,应有尽有。
     河西在他们的充实下,进入到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期。
     就在寇季站在西凉城的城头上,盯着西凉城内冒出的各种店铺感慨的时候,刘亨拿着一封私信,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寇季身边。
     “四哥……官家的信……”
     寇季拿过了信,拆开了火漆,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
     脸上微微浮起一丝寒霜。
     “还真让曹佾说着了……张氏难产而死,一尸两命……”
     刘亨沉声道:“听送信的人说,张氏肚子里的那个,是个男婴。”
     寇季闻言,脸上的寒霜更胜。
     “官家心情如何?”
     寇季疑问。
     刘亨回答道:“官家在张氏死后,独自将自己锁在寝宫内,三日未食。多亏了你派陈琳送信回去,官家看过了你的信以后,才出了寝宫,如今一切如常。”
     寇季眯了眯眼,“没有派人查一查张氏的死因?”
     刘亨沉吟道:“武德司的人在暗中调查……”
     寇季继续问道:“官家有没有杀人?”
     刘亨沉声道:“杖毙了张氏寝宫里的所有奴婢。”
     寇季思量了一下,吩咐道:“让你的人也查一查,看看有没有什么风声。”
     寇季收起了信,幽幽的道:“希望此事是个意外……不然得死很多人……”
     寇季遥望向汴京城的方向,冷冷的一笑,“杜衍应该快到汴京城了吧。不知道他知道了此事以后,会作何感想。”
     杜衍才跟寇季说了召回魏王府一脉目的,皇宫里就出事了。
     杜衍算是撞到枪口上了。
     ……
     张氏难产而死,赵祯罢朝三日。
     此事在汴京城里闹得沸沸扬扬的。
     很快便传遍了天下。
     所以杜衍在进入到京兆府的时候,就得到了消息。
     得到消息以后,杜衍心里是五味杂陈。
     他才跟寇季说了,他赞成刘平等人召回魏王府一脉,是为了防止官家子嗣难昌,然后就出现了张氏难产而死,一尸两命这档子事。
     偏偏,寇季还将此事写信告诉给了赵祯。
     赵祯在知道了此事以后,一定会将此事和张氏难产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张氏难产而死,若是个意外的话,他还有活命的机会。
     若不是个意外的话,那他八成要凉。
     杜衍一路押送着大批金银珠宝赶往汴京城,越临近汴京城,心里越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按理说,他押送的金银珠宝的价值,足足超过了大宋岁入的四倍之多,属于惊天财富。
     从他入大宋的那一刻起,就应该被人夹道欢迎,就应该有重臣迎接才对。
     可他一直押解着金银珠宝赶到了汴京城外,也没有看到有人夹道欢迎,更没有重臣迎接他。
     杜衍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
     直到他押送着金银珠宝进了汴京城,也没有重臣迎接。
     百姓们在知道那上千辆的大车上,押解的全部是金银珠宝以后,倒是发出了不少惊呼,一个个奔走相告,堵在大道两侧,争相观看。
     百姓们看到了海量的钱财,十分激动。
     他们虽然没有目睹河西的战事,但从那海量的钱财上可以看出,大宋的兵马在河西,真的是建立了泼天大功。
     他们觉得,大宋兵马能弄到这么多钱财,大概是将西域给搬空了。
     大宋的兵马应该不仅驰骋在河西,还驰骋在西域。
     也许西域已经被大宋的兵马变成了自留地,也说不定。
     总而言之,百姓们看到那海量的钱财的时候,十分的振奋。
     一个个高声呼喊着,形成了声浪。
     声浪一浪接着一浪。
     瞬间点燃了整个汴京城。
     整个汴京城跟着陷入到了一阵狂欢当中。
     杜衍看着街道上百姓们的狂欢,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他觉得百姓们的每一声狂欢,对他而言都是一句默哀。
     他觉得百姓们在为那些钱财狂欢的同时,也在为他默哀。
     杜衍押解着金银珠宝到了内城,才看到了一位重臣的身影。
     “王相……”
     杜衍主动迎了上去。
     王曾盯着杜衍,神色复杂的道:“召回魏王府一脉,是你的主意?”
     杜衍苦着脸道:“我只是默许了此事,并没有参与。”
     王曾缓缓点头,“我了解你,知道你不会参与。”
     杜衍大喜,刚要说话,就听王曾继续道:“但是官家不了解你。”
     杜衍脸色巨变。
     王曾不咸不淡的道:“官家已经答应了朝臣们的奏请,召魏王一脉还朝。”
     杜衍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
     王曾长叹了一声,幽幽的道:“刚才我去找官家禀告你回来的事情,官家说了一句话。”
     杜衍急忙追问,“什么话?”
     王曾盯着杜衍,一字一句的道:“杜衍怎么……回来了……”
     “噗通……”
     杜衍跌坐在了地上。
    喜欢。
  

第575章 镇西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