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2章 被赵祯教训了……[2/2页]

北颂 圣诞稻草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们心生不满,从而打击匠人们创出新手艺的激情。
     匠人们若是没了激情,如何创造出更多有利于江山社稷的手艺?”
     寇准盯着寇季道:“若是给了匠人厚赐,民间许多百姓会纷纷入匠籍,一些读书的苗子,也会转道去学匠术。
     这对朝廷而言,并不是好事。”
     寇季认真的道:“若是没有足够的手艺做支撑,朝廷就不会变强。”
     寇准张口要辩驳,寇季却抢先一步道:“我大宋之所以在辽国连番攻打下,依旧屹立至今,靠的是匠人们创出的步人甲、各型弓弩。”
     寇准瞪眼道:“那是满朝文武的功劳。”
     寇季失笑道:“算功劳吗?被人打也是一种功劳的话,那么我情愿不要这种功劳。满朝文武在战争中或许有功劳,但是将士们、以及那些坚硬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却是根基。
     根基不稳,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
     “你……”
     寇准有些恼怒。
     寇季打断了他的话,继续说道:“除了兵甲,还有各地的堤坝、道路等,也需要一定的手艺做支撑。汴京城紧邻黄河,黄河年年泛滥,水小时,会淹没开封周遭的村庄,水大的时候,甚至连汴京城也得遭殃。
     而朝廷每年都会拨付一部分的钱粮,构建黄河堤坝。
     可朝廷年年构建,黄河堤坝却年年崩塌。
     朝廷在黄河上花费的钱财,数以千万计算,可至今没有成效。
     其根本愿意,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手艺做支撑,构建的堤坝根本挡不住黄河的洪流冲击。”
     寇准沉声道:“黄河泛滥,由来已久,此前历朝历代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如何解决?”
     寇季失笑道:“前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也解决不了?隋以前,谁人想过建立大运河,沟通南北?秦昭王以前,谁想过在川府建立都江堰?”
     寇准阴沉着脸,沉默不语。
     倒不是说他在有意跟寇季对着干。
     而是他的思想,跟天下读书人的思想一样。
     天底下的读书人都觉得,除了他们以外,其他行业的人都不太重要。
     匠人们在他们眼里更像是工具,想用能用的时候,拿过来用一用,不想用的时候,就丢到一边。
     他们不明白匠人们的重要性,也不明白匠人们对社会的贡献。
     或许只有等到某些技艺失传以后,他们想起来要用的时候,才会重视一下匠人。
     寇准皱眉询问寇季,“你想让朝廷如何赏赐匠人?”
     寇季道:“但凡能创出与国有用的手艺的匠人,都应该获得跟进士一样的待遇,赏钱应该给十万贯。”
     “噌!”
     寇准猛然起身,盯着寇季道:“你疯了?”
     赵祯也在一旁愣愣的盯着寇季,他觉得寇季也有些疯狂。
     匠人而已,他们再厉害,又怎么能跟进士相提并论?
     寇季认真的道:“我没疯!在你们眼里,读书人重要。可在我眼里,高明的匠人远比读书人要重要。天下匠人数十万计,可真正能创出与国有用的手艺的匠人,少之又少。
     天下读书人数以十万计,能考中进士的人,却多达数万。
     相比较而言,那个更珍贵?”
     赵祯、寇准皆沉默不语。
     但是寇季的话,他们却不怎么赞成。
     虽说按照寇季的说法对比下来,高明的匠人确实珍贵一些。
     可匠人和读书人是两个阶级的人。
     士农工商,四个阶级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着严苛的等级制度。
     历朝历代也严苛的遵循着这个等级制度,不是谁想打破,就能打破的。
     寇季的做法,就是在打破这种等级制度。
     居于四个等级首位的士人阶级,是不会允许其他三个等级的人跟他们平起平坐的。
     而掌控着天下绝大多数话语权的,就是士人阶级。
     寇准瞪了寇季一眼,道:“你先回府歇着,此事容后再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寇季张了张嘴想要说话,寇准却不想在搭理他。
     赵祯见此,拉着寇季出了资事堂。
     “寇季,你在跟天下间的读书人为敌!”
     赵祯拉着寇季到了皇宫里的一座偏殿内,认真的说道。
     寇季愣了愣,道:“我没想那么多。”
     赵祯道:“朕知道你想让我大宋多出好多的好东西,朕也知道你这么做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可这些好东西要是需要拿你的性命来换的话,朕情愿不要。”
     寇季一脸意外的看向赵祯,“官家知道的还挺多?”
     赵祯小脸一黑,喃喃道:“其实朕也是一知半解。这些话是李爱卿私底下告诉朕的。他告诉朕,你在万象楼里扑卖一万万贯钱的手艺,是为了大宋好。可你却在为自己招祸。”
     寇季失笑道:“从我入仕起,没少给读书人添堵,也没见谁能把我怎么样。”
     赵祯认真的道:“千万不要小逊天下间的读书人。他们的力量远比你想象的可怕。”
     寇季再次意外的看向赵祯。
     赵祯干巴巴的道:“这是父皇曾经告诉朕的。”
     寇季笑道:“我这是被官家教训了?”
     赵祯噗呲一笑,道:“朕也没想着教训你,朕就是不想看到你惹上麻烦。”
     寇季躬身一礼,道:“臣受教了。”
     赵祯乐呵呵的笑道:“那就好……”
     顿了顿,赵祯又道:“朕近些日在资事堂的时候,看到了许多朝臣弹劾你。朕会帮你说话的。”
     寇季点点头道:“多谢官家。”
     寇季陪着赵祯说了会儿话,离开了皇宫。
     回府的路上,他暗自沉思着。
     他只是想帮毕昇讨一个体面的身份,讨一个高一点的待遇而已。
     却没料到,居然牵扯出了阶级问题。
     这个问题有点太大,大到他目前还没有能力解决。
     回到了府上,待了几日。
     大朝会到了。
     寇季穿戴整齐以后,入宫去参加大朝会。
     在入宫的路上,寇季听到了许多要弹劾他的风声,但是他都没有在意。
     嘴在百官们身上,他又不能堵上百官们的嘴,不让人家说话。
     寇准虽然权倾朝野,但是他却没有称霸的野心,朝臣们偶尔弹劾他,又或者弹劾寇季,只要不是太过分,他一般都不会怪罪。
     久而久之,百官们也就有点管不住自己的嘴。
    喜欢。
  

第312章 被赵祯教训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