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6章 心中万分侥幸[2/2页]

大宋隐相 花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死的刘碧光,简直是误国误民啊,其,非但偷盗圣人之物,而且,还隐瞒河湟战事,简直罪该万死。”
     听到河湟战事,赵佶就气愤说道:“河湟又有战事了?我大宋待他们不薄啊,为何,还要反叛啊?”
     曾布立即说道:“圣人,想来,定是当年王瞻平叛河湟时,杀人太多,以至于河湟吐蕃人对我大宋恨之入骨,是以,对我大宋心生怨念,所以,才将我大宋军官,衙门驱逐。”
     赵佶心里烦躁,一日的好心情,都被这刘碧光给搅和了。
     他也无心在把玩这些墨宝了。
     而是忧心问道:“战事情况如何?”
     曾布立即严肃说道:“说是战事,其实,也未必是战事,想来应该只是不满,与衙门,军官多有冲突,如若不然,河湟军部应该有所汇报才是,圣人倒是无需多忧虑。”
     听到此处,赵佶才有所满意,这河湟历来重要,父兄经营几十年,才有些收成,绝对不能在他手里出了差错。
     不过,这河湟也确实没有传来战事禀报,想来,应该只是对衙门不满,倒是没有到动刀兵的地步。
     赵佶询问道:“以,曾卿意见,如何处理河湟军务啊?”
     曾布立即说:“以微臣之见,那河湟吐蕃人已经受我朝两代人教化,已经臣服我大宋了,这都是怀柔之功,都怪那王瞻杀戮太多,险些害的我大宋三代人的心血白费,此刻又有诸多埋怨,或许,是圣人的赏赐不够,恩情不足,毕竟圣人才刚刚登基,还未来得及授予那吐蕃人福泽,又加上可能驻军不听管教,对吐蕃人民施行酷政,才导致不满,以微臣之见,河湟之地还应该交由吐蕃人自己管理,就如那辽人在燕云之地,让我汉人自行管理,其收效颇为显着,我大宋应效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到此处,赵佶倒是觉得也是,他不无遗憾,说道:“燕云之地,眼下成了辽人的福地,我汉人甘愿为辽人统御,那两府政治,实在天策,我大宋应效仿。”
     曾布一听,便立即说:“以,微臣之见,此刻,应该尽快召见青唐少主拢拶,册封其为吐蕃王,赐国姓,并且,将我大宋在河湟之地,所有军官,机构,都尽数召回,将河湟之地的行政,军务,都交由吐蕃人自己治理,想来,这吐蕃人必定会感激我大宋天恩,也一定能如那燕云十六州之汉人一般,彻底臣服我大宋。”
     听到此处,赵佶心里有些不满,册封拢拶为王,可行,赐国姓,也是小事,但,尽数召回所有军官机构,这恐怕,是要生出事端的,父兄两代人的血战,才拿下河湟之地,如何能轻易拱手让人。
     赵佶担忧说道:“若,那吐蕃人心生叛变,我等,岂不是自毁长城?”
     曾布立即说:“我大宋岂有不如那辽人野蛮之理?那辽人都能以此策略感召我高等文明之邦,我堂堂大宋,华夏正统,岂能落为下风?”
     听到曾布的话,赵佶觉得也是,那辽人野蛮无礼,都能用这两府政策,将他汉人彻底感召,他大宋礼仪之邦,华夏正统,岂有不如的道理?
     于是,赵佶说道:“一切,都以曾卿计策为准。”
     曾布立即叩首,心中万分侥幸。
     若不是那一封书信,让他提前知晓消息,让他找到了策略,彻底放弃河湟之地。
     只怕,稍后他再也无法脱身了。
     但愿那吐蕃人封王之后。
     能心悦诚服吧。?
    
    喜欢。
  

第166章 心中万分侥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