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一章 我自稳坐钓鱼台[2/2页]

三国:我,宦官天子! 权倾超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杀杀杀!!!”
     旗鼓喧天的喊杀声从那乌桓先锋军之中传出!
     当即,那五万乌桓先锋军的匈奴在大单于蹋顿的指挥下,带领那五万群情激愤的乌桓铁骑,顾不得停军修整,也顾不得等张让前来,立刻掀出滔天杀气!
     ……
     与此同时,距离上党郡约三公里的地方!
     一支数量高达万之众的大汉大军正驻扎于此!
     他们趁着夜色,偃旗息鼓,正在修养生息。
     为了保密而搭起来的黑色帅帐当中,张让等人没有点灯,正在摸黑谈话。
     首先,张让淡淡吸了一口杯中茶水,旋即,轻轻将茶杯放在桌上,开始发号施令。
     “禁军主帅戚继光何在?”
     张让语气严肃,但是语调不高。
     “末将在!”
     戚继光同样如此。
     “令你带领本部五万精兵,轮番休息,随时准备好上阵杀敌!”
     五万人分外五队,每队一万人,当其中一万人警戒的时候,其他四万人休息,这样即可以在开战时最大程度的保证禁军的战斗力,也可以起到巡逻的作用。
     “好,末将明白!”
     其实不用说,戚继光也会这样做。
     “禁军副帅陈庆之何在?!”
     张让没有理会戚继光,继续向陈庆之道。
     “末将在!”
     陈庆之声音极淡极平,仿佛说的事和他没关系一样。
     “命你带本部五万禁军,在乌桓大军撤退处埋伏,除恶务尽,一旦捉到败退士兵,统统杀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让觉得陈庆之更适合胜任这个工作。
     “末将明白!”
     陈庆之在黑暗中接令,走出帅帐,准备去了。
     “蒙毅何在!?”
     “回主公,蒙毅在!”
     蒙毅没想到的是主公竟然也会让他做事,他不过刚刚二十岁的少年,这也太器重他了。当下立刻气昂昂的回答道。
     “命你带三百亲军,一路南下,催促粮草!”
     三百亲军都给他,可见张让对蒙毅的无限信任和期望。
     “蒙毅知道了!”
     明白利害关系的蒙毅立刻回答道。
     张让一来是为了锻炼他,二来是让蒙毅这样八面玲珑的人去催促粮草,最合适不过了。
     粮草啊粮草,现在张让最害怕的就是这个东西了,断粮三天以上,军队就会丧失全部的战斗力,更何况,目前张让的粮草,只有十天可用了。
     张让可不想十天之后,自己的士兵空着肚子打仗!
     从长远考虑,将这个重担交给蒙毅,最合适不过了。
     在出洛阳之前,大司马就已经下令,让朝廷中的王安石押送粮草。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历朝历代对他的评价不一,但是这个人是个神童,性格又比较怪,人称“拗相公”,文官集团让他去负责押送粮草,摆明了就是要给张让一个下马威啊。
     不过那又如何,你有王安石,张让有蒙毅!
     “先生,我两个闲人,应该如何?”
     吩咐完这些,张让长出一口气,对刘伯温笑眯眯的问道。
     “哦,主公,我等可依上凭高而观,一览无余,上党攻城之事!”
     刘伯温顺理成章接口道。
     “好!”
     张让猛然一拍桌面,道:
     “就依先生!”
    喜欢。
  

第九十一章 我自稳坐钓鱼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