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二十四章 霹雳一声(三)[2/2页]

崇祯十三年 响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府河和锦江之水汇流于成都府东南角的合江亭,然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在东湖汇合了沙河之后,稍稍折向西南向彭山县流去。
     岷江内江的这一带流域,离城近的属于成都、华阳两县;离城远的,则属于双流县的地境。
     或许因为是下风下水,又或许有些起伏的丘陵,双流县在成都府周边富庶的十一县,总是最穷的一个县,所以成都自古以来有“金温江、银郫县,最穷不过双流县”的民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罗雨虹规划的城南新城,盯住了天府之国这片相对贫瘠的地方。
     她要达到的目标,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引擎,一个千年古都的副心,更是一个帝国跨越未来五个世纪的明。
     在这个宏大无的规划,有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功能区划。
     规划的主要产业集聚区有四个:金融业、服务业、物流商业和科技心。
     金融心将以即将建成的证券交易所大楼为核心铺开。
     为方便老头老太婆进场炒股,证券交易所大楼建在一环路与和路交汇口,距离成都南门万里桥仅三里远。
     蜀地金融管理局办公楼,规划在证券交易所大楼对面,与其遥遥相望。汇通钱庄新总部大楼、蜀记贵金属倾销公司大楼、蜀记典当公司大楼、蜀记保险公司大楼等金融类大型王有公司,将有序分布在证券交易所大楼和蜀地金融管理局办公楼以南。
     在规划,罗雨虹还将引入股票买卖的经纪制度,禁止散户直接入市买卖股票。因此,她为未来落户金融心的各家经纪公司和钱庄留足了地皮,并且打算建数栋办公楼廉价出租来“孵化”出这些企业。
     服务集聚区规划在南门与一环路之间,以罗雨虹蓄谋已久的百货大楼为核心向两翼扩展,并且依托锦江南岸,建起餐饮娱乐几条街。
     物流商业区在金融心和服务集聚区以南,毗邻和路和锦江的交汇处。该区依托岷江内江航道,以未来的成都港为核心,分为码头区、储运区和交易区三个主要功能子区块。商品交易所和期货公司将建在交易区,船运公司和顺风镖局的总部大楼将建在储运区和交易区之间。
     科技产业区,以更南的四川火器局收租院基地为核心。
     随着叙府钢铁基地的扩能改造和重庆钢铁基地的大规模马建设,火器局现有大部分的钢铁产能将逐步消失。火『药』产能将北移至绵州和保宁等盛产天然硝土的地区。兵器产能扩展到重庆和泸州。
     但是,作为紧邻成都的兵器工业重地和四川火器局总部所在地,收租院基地的作用不仅不会下降,反而还会加强。加强的重点,是强化收租院基地的科研职能。
     因此罗雨虹打算借助火器局培养的人才,在此建立三个研究基地和一所新式大学。
     三个研究基地分别是兵器研究院、自然科学院和工程研究院,把军工科研与民用科技研发适当分开,全面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大学为科研院所配套,自然是新式理工科大学。通过选拔和培养理工科大学人才,为三个研究院充当人力资源基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第二个关键词,是总部经济。
     按照行为利益驱动论的说法,无论什么类型的『政府』,无论是帝制还是共和,都不是慈善家。
     『政府』劳心费力地搞开发区,自然是为了赚钱。卖地是赚钱,盘活经济也是赚钱。
     可盘活经济只是个虚拟的动态名词,要增加『政府』收入,主要依靠税收。
     成都府是朱平槿的法定老窝,也是他政治经济势力最强大的地区。大量王有企业产生的巨额利润,自然要留在自己的手,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然而,老公的一个观念不能不让罗雨虹高度警惕。
     朱平槿认为,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市场要素在平等条件下的自由竞争。王有企业不纳税,利润全部留存,这种竞争的不公平迟早会引起政治的麻烦、经济的垄断和运营的低效。在目前战事紧张的局面下尚可勉力维持,但一旦局面缓解,那些被王有企业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百姓和普通企业会群起反弹。
     与其这样,不如早点利用资本社会化的契机,淡化甚至剥夺这些企业的王有身份,让他们主动纳税,『逼』迫他们全面参与市场竞争。
     朱平槿如是想,肯定会如是做,只是早晚的区别,这是罗雨虹的判断。所以她未雨绸缪,想办法把这些王有企业的税收预先留在成都,留在自己控制力最强的地方。
     而总部建在开发区,在尚不知现代企业法和公司法为何物的大明朝,是一个留存企业利润最便捷最安全的安排。
    喜欢。
  

第五百二十四章 霹雳一声(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