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六十五章 古观疑云(六)[1/2页]

崇祯十三年 响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护国军的大批人马突然包围了金紫观,让青云子惊惧了片刻。
     金紫观清幽雅致的客堂内,弥漫的茶香渗出浓浓的火『药』味。从漏窗望出去,清幽的翠竹围着院墙,繁花似锦的园圃簇拥着这间不大的雅舍。
     李存良与青云子甫一交手,便知道今天遇了硬茬。
     “……连同师傅与贫道在内,本观道士一百三十七名,道童四十九名,道姑四十九名。度牒与书无一不全,书证与人头逐一对应。至于闲杂人等,本观一个也无!恕贫道狂悖,想必李大人是轻信了『奸』人之言,这才会疑心本观通贼!岂不说土暴子掳民掠财之时,本观仗义疏财……”
     青云子义正言辞,心急火燎的李存良却没有耐心听他申辩。
     金紫观的道人,包括住持金玄真人全部被控制了。按人头点过,度牒书齐备,确无外人。
     金紫观的里外,也都细细搜过。金银细软、兵器马匹,并无半点土暴子的踪迹。
     观里没有,自然是藏进了周围的大山。可李存良不可能将这点手下重新撒入大山,来一番旷日持久的搜索。若想尽快找到二王,突破口恐怕还是面前之人了。想到这儿,李存良进行焦躁地手臂一拂,将面前的茶盏横扫到了墙壁,大吼一声:
     “来人,拉出去,动大刑!”
     官话音未落,两个如狼似虎的锦衣卫便冲了进来。
     “且慢!”青云子大喝一声。
     “招了便免受皮肉之苦!”李存良阴森森地劝道。
     “李大人,贫道便是想招,又能招得了什么?”
     “明知故问,心虚了不成?”
     面对李存良的厉声恐吓,青云子突然笑了。面前这位世袭勋贵、锦衣卫北镇抚司副千户、护国军副总监军,难道与那些道貌岸然的朝廷官员一般,都是些外厉内荏的银样蜡枪头?
     “李大人,本观主持金玄真人乃顺庆府都纪(注一),乃是从九品的命官!”青云子道。
     “眼屎大的小官,也敢在天子亲兵面前显摆!”李存良轻松地笑起来。两名锦衣卫喽啰见官气十足,连忙揪住人犯的双臂反剪起来,让他不得不弯腰低头。
     “本朝制度,锦衣卫拿外官,也得皇帝圣旨!”青云子努力昂着头大声辩解道,“不过锦衣卫的典故嘛,有旨无旨又有何用?酷刑之下,岂有忠良?到时交个供状去,便是铁证,皇帝也无话可说!”
     李存良笑着抖抖衣袍,重新坐了下来。
     “既然知道锦衣卫的规矩,那省得本公子啰嗦了!如今护国军也有个政策,叫做‘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只要率先出首,本监军可以赏你一个‘从宽!”
     看来李大人已经稳稳占住了风。两名锦衣卫喽啰会意地一点头,立即在手加了劲,将青云子的双腕大角度反撇,痛得人犯的长髯顿时抖动起来。其一个『性』急的,已经拎住了人犯的小指。只等官令下,便要人犯好生吃些苦头。
     “有旨无旨,贫道并不在意!只是不知李大人可知一句老话:人可欺,天不可欺!”
     “事到临头,还敢嘴硬!掌嘴二十!”李存良没有细想,便不由分说地下令。
     可两名锦衣卫喽啰听得此言,却眼神一对,动作立时停滞了下来。其一人还对李存良道:“大人息怒,不妨听这牛鼻子说完!”
     李存良火了,噌地站了起来。怎么了,护国军下令行禁止,这京师带出来的手下反倒要违令不成?
     两个锦衣卫见官发怒,便怯怯地躲在青云子身后,使劲给对面的李存良摇头努嘴打眼『色』。
     “难道动刑不得?”李存良心嘀咕,又不愿面『露』怯,便重新坐下,让青云子有屁快放。
     “师傅潜心修道,不恋世俗,故而声名不张,官爵不显。”青云子重新开口道:“只是师傅得了天师真传,如今已是半仙之躯,又拿那官爵俗物来干甚!”
     咯噔一下,两名锦衣卫的双手顿时卸了劲。
     “什么天师?”一名锦衣卫明知故问大声叱问道。
     青云子『揉』『揉』扭痛的手臂,像是面对一群无知的乡巴佬,不屑一顾的耻笑道:“嗤!国朝规矩,天师乃皇亲封!岂是随随便便什么阿猫阿狗可以自称的?
     ……
     大明朝以儒为宗,并不妨碍统治者崇道。
     鉴于前朝全真道替蒙元为虎作伥,起家南方的太祖朱元璋便以正一道为道教正宗,优礼以待。
     燕王朱棣以武夺天下,尤其崇拜真武大帝,大建武当宫观,耗银无数,时称“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之谓。
     嘉靖皇帝出生于兴藩(承天府,今钟祥市),打小深受荆楚道教的影响。即位后,即将自己的个人爱好带到了国家的统治。严嵩、徐阶,一正一『奸』两大名相,其实都是顶尖的青词高手。龙虎山道士邵元节、陶仲,以宠幸而为帝师,权倾朝野。
     有道是梁不正下梁歪。皇帝崇道,士大夫和百姓们也趋之若鹜。一时间,华夏大地道士横走、宫观林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嘉靖之后,正一教有过一段短暂的黯淡期,连张天师的天师印都被没收了几年。不过万历之后,正一教重回道教巅峰,只不过再也没有前朝的显赫声威而已。
     本朝第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崇祯九年袭位。前年曾入觐京师,为皇子祈福,得皇帝赏赐而还。值得一提的是,张应京还是朱明王朝的皇亲,因为他的老婆便是藩建昌府(府治今江西抚州南城县)的益藩郡主!
     在青云子的密切配合下

第四百六十五章 古观疑云(六)[1/2页]